农户外出就业、家庭经济结构与土地流转——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调查数据
本文选题:外出就业 + 家庭经济结构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摘要】: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采用辽宁沿海经济带201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土地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对土地转入的影响显著,且二者相关关系比较明显;农户外出就业中的是否外出就业、年打工时间、打工地点和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家庭农业生产主营项目、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土地流出分别在1%、10%、10%、10%、10%的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而外出就业对农户土地流入影响不显著,但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农业收入比重对其在1%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家庭承包农地数量、是否拥有农机对土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均显著,而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对土地转入影响显著。研究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Abstract]:By using the Bivariate Probit model and using the microcosmic data of 201 households in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irculation of lan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land transfer on land transfer is significan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s obvious, and the main projects of fami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family economic structure, such as whether the peasant households go out for employment, the annual working time, the working place and the family economic structure, are the main items of fami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ural household land outflow at the statistical level of 10%, but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n the household economic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tistical level of 1%. The number of farm land contracted by the family, the ownership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nsfer and transfer of land, while the number of household labor onl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nsfer of l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land circulation.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7120314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编号:14YJA790017)
【分类号】:F321.1;F323.6;F24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敬磊;刘光远;;基于熵值法的农户耕地流转影响因素指标权重分析——以山东菏泽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2 王龙伟;;探析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2期
3 李楚齐;喻瑶;段建南;;长沙县农用地流转主体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03期
4 易艳霞;林寰;;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0期
5 陶纪坤;;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11年10期
6 韩星焕;田露;;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徐美银;;农民阶层分化与农地产权偏好:基于江苏泰州的调查分析[J];江海学刊;2012年05期
8 李放;赵光;;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有效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吗?——来自江苏沭阳县30镇49村的初步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朱元龙;张全景;;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日照市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10 游和远;吴次芳;鲍海君;;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万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趋同:基于CGE框架的分析[A];第四届“海峡两岸农村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社会养老服务”研讨会会议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祁慧博;农户生产、消费和非农劳动联动增长机理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兆林;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行为研究:重庆的实证[D];西南大学;2013年
3 贾燕兵;交易费用、农户契约选择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正环;农地流转后农户经营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张学敏;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刘卫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泰慧;新疆北疆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2 士贺丰;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龚晓红;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刘先良;论土地流转模式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朝柱;农户林地流转及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6 陈治宇;哈尔滨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朱元龙;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彪;三峡库区土地流转的农户意愿响应与政策需求行为[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月;流入方对流入农地改良性投资的时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坤;农户非农就业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2 陈成文;赵锦山;;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3 钟甫宁;顾和军;纪月清;;农民角色分化与农业补贴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江苏省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4 张艳;;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与养老保障的路径选择——基于年龄分层视角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钟涨宝;狄金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6 Michael Carter;姚洋;;工业化、土地市场和农业投资[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7 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马九杰;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8 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9 贺振华;;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志霞,杨忠敏;京津周围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年06期
2 杨金凤;张清霞;;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基于山西省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2期
3 李阁胜;;减少学生外出就业回头率的妙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4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年01期
5 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9年01期
6 彭勃;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2002年05期
7 张旭升,吴中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老人经济支持的影响——以桐城市双港镇为例[J];南方人口;2003年02期
8 朱平国;赵长保;;2004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8%[J];红旗文稿;2004年16期
9 刘梅;杨秋林;;贫困农户外出就业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7期
10 马子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浅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吴先华;唐新川;郭际;王明玉;刘从廷;刘玉冬;;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在家创业的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盘城镇2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冰;维权办为外出就业学子护航[N];常德日报;2009年
2 武义;全国去年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超过9800万[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习银生;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持续增长 流向东南沿海比重开始下降[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4 ;去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超过9400万人[N];人民日报;2003年
5 冯文;重庆奉节19万人外出就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记者 邵文杰;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N];光明日报;2003年
7 刘兵 董峻;今年有1.1亿农民工城里上班[N];中国财经报;2006年
8 汪晶晶;阳湖农民大发展劲头足[N];黄山日报;2007年
9 高志红邋邢超;乐陵农民乘上外出就业“直通车”[N];德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朱奕;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农民超1.3亿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金华;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梅;我国贫困农户外出就业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梅淑元;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任崇强;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4 孙启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5 武立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春芳;江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外出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1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6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