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效率测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1 07:30

  本文选题:城镇化效率 + 测度 ; 参考:《地理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构建城镇化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度1990~2011年研究区城镇化效率;基于ESDA空间分析平台,运用全局、局部自相关测度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效率空间关联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城镇化效率测度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上偏低,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上总体较高呈略升趋势,而规模效率总体偏高呈减弱态势;2从全局空间关联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着效率空间集聚现象,即城镇化效率高(低)的地区空间相互邻接;3从局部空间关联来看,效率L-L关联区及H-H关联区所占比重较大,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L-L关联区主要集中在台州、舟山等地,空间分布格局保持稳定;而H-H关联区主要分布在苏锡沪,并呈现出向绍、杭地区演化态势。
[Abstract]: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efficiency, uses DEA model to measure the urban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area from 1990 to 2011, and us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based on the ESDA spatial analysis platform.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efficienc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s analyzed by local autocorrel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urban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been on the low side since the 1990s, and the overall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increased slight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overall high scale efficiency shows a weakening trend.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urbanization efficienc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hows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efficiency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terms of local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proportion of efficiency L-L correlation area and H-H correlation area is larger, and it shows a rising trend, and L-L correlation are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aizhou. In Zhoushan and other plac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remained stable, while the H-H related area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uzhou, Shanghai, and showed a trend of evolution to Shao and Hangzhou.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90083) 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4YKS0842D)资助
【分类号】:F29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文;王平;;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2期

2 周伟;曹银贵;王静;袁春;乔陆印;;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1期

3 杨青生;黎夏;;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结合及城市用地扩张模拟[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4 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5 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6 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7 俞万源;;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基于文化动力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11期

8 吴旭晓;;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3期

9 张明斗;周亮;杨霞;;城市化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际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10 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甘肃省14 个市州为例(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6期

2 杨苏;;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4 韩锁昌;王兵;侯军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5 王彬;傅贤治;张士康;;基于综合“DEA-偏好锥”模型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王棵;于苏俊;;基于DEA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7 宁攸凉;王征兵;宁泽逵;;四川省散养户饲养生猪的生产效率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8 周智;董玉娟;马立军;;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以枝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张伟强;;基于DEA的广东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10 陈辉;;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辉;荣幸;;加入风险因素的我国寿险公司效率研究——DEA与经济资本方法[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张青山;张昭杰;;企业生产系统效率评价的DEA方法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梁慧贤;简俭敏;江淮安;于艺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及其效率影响[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松;焦文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陈志芬;邢涛;尤秋菊;朱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便利性评价[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与实证测度[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公文;傅媛媛;王丹蕾;王兵;李媛;张华;徐涛;刘玉兰;;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估中的应用[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赵tJ;尹成远;;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基于DEA的生产前沿面理论[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9 刘建新;林爱文;;基于DEA方法的农用地生产效率评价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权亚玲;;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化评价:以南京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兆琼;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DEA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杜娟;基于DEA理论的排序研究以及两阶段网络结构效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汪亚明;靶场试验成本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占;基于CA模型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诚;煤炭企业安全经济模型建立与投资决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瑶;契约型高校后勤的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宏琴;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崔丹心;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家电产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徐欣;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新凯;数据包络分析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天;张小林;;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李博之;;南昌市的城市效率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3 黄裕锋,徐昌明,黄裕婕;洛伦茨曲线在江西省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江,郭庆胜;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5 陈江龙,曲福田,王启仿;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6 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谌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7 杨志荣;吴次芳;靳相木;姚秋萍;;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8 陈迅;余杰;;公共支出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9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10 陈柳软;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岚;谢春山;;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2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江苏县域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关联与分异演化格局[J];经济地理;2013年12期

3 谢治春;;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推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4期

4 唐晓旭;张怀清;刘锐;;基于GeoDA的辽宁省GDP空间关联度分析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S1期

5 任健;赵奉军;;房价空间关联的动力机制——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4年02期

6 张战仁;;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集聚互动、循环累积与空间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7 吕曹芳;庞宇;罗永龙;;基于GIS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4期

8 沈绿珠;;空间关联分析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年08期

9 武文杰;董正斌;张文忠;金凤君;马修军;谢昆青;;中国城市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友志;顾红春;;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江平;李平湘;;基于序半群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小锋;谢昆青;马修军;;一种有效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3 吴培中;;空间关联规则在土地利用与地形特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慧;李岩;王兴芳;;基于SVG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刚;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于欣;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磊;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虎;本体辅助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尚娜娜;区域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关联与分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杨言晋;动力学单元在关联性转变中的变化以及网络结构对奇异态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群洪;基于J2EE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理论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D];福州大学;2004年

8 李博;流域空间关联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叶;基于GIS和空间关联规则的警情研判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邓有莲;GIS数据库中带有决策属性集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3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63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