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国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测度

发布时间:2018-06-12 19:38

  本文选题:大都市区 + 多中心结构 ; 参考:《城市问题》2015年09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与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新城或新区的规模集聚效应有限,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格局依旧。利用2010年我国大都市区的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四种方法测度了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提高大都市区的经济绩效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对于东部地区或人口规模大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尤为明显,但并不适用于中西部地区和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因此,建议大都市区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科学地制定城市空间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ajor cities of our country have implemented the multi-center space strategy and planning, but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scal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the new city or the new district i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single center "big cake" is still the same. Based on the cross section data of China's metropolitan area in 2010, four method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on labor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etropolitan area. This role is especially obvious for the eastern region or the metropolitan area with population scale larger than 1 million, bu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population size less than 1 milli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metropolitan areas should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urban space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population sca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9)
【分类号】: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2 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3 杨青山;杜雪;张鹏;赵怡春;;东北地区市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4 洪世键;黄晓芬;;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5期

5 洪世键;张京祥;;中国大都市区管治:现状、问题与建议[J];经济地理;2009年11期

6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7 柯善咨;向娟;;1996—2009年中国城市固定资本存量估算[J];统计研究;2012年07期

8 沈体雁;劳昕;;国外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进展及理论前瞻——基于齐普夫定律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旭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周祥胜;王浩;赵嘉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市区规划的实践——以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可云;环京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段小梅;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特点[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安树伟;卢春香;郭竞;;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的体制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6期

5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6 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 ,甄峰;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7 韦亚平,赵民;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理念——对“近期建设规划”讨论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8 谢守红,宁越敏;城市化与郊区化:转型期都市空间变化的引擎——对广州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9 韦亚平;;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10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广东省着力建设六大都市区[J];长江建设;2003年02期

2 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3 谢让志;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2010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010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