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地方政府集中建设保障房的行为逻辑

发布时间:2018-06-14 22:34

  本文选题:地方政府 + 保障房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在快速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背景下,较多地方政府选择在城市边缘区域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房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尽管理论研究已充分论述了集中建设模式可能引发的负面问题,但在经济分权与纵向政治控制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中,地方政府的选择符合有限自主性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既要遵从现有的政治激励制度安排,又要实现财政收益的最大化。为了完成中央政府提出的保障房建设任务,面对地方可用财力相对不足的约束,只有选择在城市边缘区域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房,但这必将对后续的社会治理提出严峻挑战。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using security, the phenomenon that more local governments choose to build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in urban fringe areas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has fully discussed the possible negativ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entralized construction model, the choice of local governments accords with the behavior logic of limited autonomy in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decentralization and vertical political control.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comply with the existing political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but als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revenu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aced with the constraint of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only choice is to build the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in the urban fringe area in a centralized way, but this will certainly pose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subsequent soci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630;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2 苏振民;林炳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J];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3 马清裕;张文尝;;北京市居住郊区化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4 柳泽;邢海峰;;基于规划管理视角的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07期

5 熊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的实践和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03期

6 托尼·赛奇;邵明阳;;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4期

7 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3期

8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9 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10 严荣;;保障性住房建设: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张长利;;浅析财政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税法规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4 张杰;吕瑞钰;刘晓文;郭盼盼;;兰州市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5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8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汪淑珍;冯英;童楠楠;;北京奥运场馆绩效回馈与恢复机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周沛霖;;浅论三元主体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中的政府职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7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8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巩佳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涛;地方政府实践驱动下门户城市的空间发展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煜辉;张榉成;;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J];银行家;2010年06期

3 朱光华,魏凤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一个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基本框架[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4 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5 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6 王佳文;马赤宇;;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机制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7 焦怡雪;;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8 张爱华;冯长春;;城市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研究——以廊坊市主城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9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价值评判与实施策略[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10 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罗海江 ,李志尧;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尹中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尾秀;;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势在必行[J];人民政坛;2011年07期

2 孙燕;;保障房分配的病态纠结[J];民主;2011年07期

3 高伟;;保障房建设“你能快些走吗”——保障房信息公布大限已过 响应者寥寥房企冷淡[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7期

4 沉石;;轻重有别[J];领导文萃;2011年S2期

5 高霞;;我国保障房建设的资本支撑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别把保障房建设当“赔钱”生意[J];协商论坛;2011年09期

7 冼岩;;保障房的央地博弈[J];南风窗;2011年22期

8 平新乔;;保障房不能解决“调房价”问题[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11期

9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七问保障房[J];城市住宅;2011年11期

10 国忠;;谁来保障我们的保障房[J];中国工人;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会议上半场问答[A];2011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7期)[C];2011年

2 郑涛;;保障房住区使用的评估体系研究——基于扬州市中心城区已建保障房调研的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3 黄灵;张德海;陶帅;;预制装配式建筑在保障房中的应用意义[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4 陈杰;;中国保障房建设中的几点理论探讨——“保障房”应该正名为“公共住房”[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5 陈刃心;;福州市节能省地型保障房建设的运行与思考[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章毓婷;王承慧;;南京南湾营保障房社区商业设施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7 平新乔;;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模式探讨[A];2011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7期)[C];2011年

8 陈旭;;保障房与低收入工作的空间不对称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9 张曙光;;由市场提供廉租房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10 翟坤;卢嘉;梅荣利;;多元化的保障房动态链模式与选址规划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迅W,

本文编号:2019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019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