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真实收入的比较
[Abstract]:The city scale has a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al per capita income level of the city. The peak of the "inverted U" curve is the best city size and the maximum real per capita income level.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real income level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cost of living in the middle and middle and middle cities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on the one hand, the real income of the large cities in the Ea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al income level of many inl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s still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arge cities in the East. Thi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ttract the population to continue to flow into the big cities, and the future large cities will still face greater population pressur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间真实收入差距与我国城镇化研究”(编号:13BJL056)
【分类号】:F24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红忠;;我国大城市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原因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11期
2 姚水安;;大中小城市居民的名义收入与真实收入[J];城市问题;2013年08期
3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4 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5 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mmiserizing Growth in Expanding Economi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9期
2 周苑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何宗泽;;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立法的弹性设计初探——以产业政策法和税法为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秀峰;田华;;基于城镇化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6 姜凤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7 杨剑;魏雅丽;樊康;税伟;;旅游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影响——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8 庞永红;王芳芳;刘有斌;;新时期我国农村“增长性贫困”的预防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9 江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10 乐小兵;;基于物资资本视角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周燕;;对特大城市人口调控问题的反思——基于公共政策与管理视角[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陈春良;;城市化与刑事犯罪: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立;;户籍制度与中国城镇化:1949—2009——户籍改革方向刍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8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6[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10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戴薇;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罗亦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因素检验[D];湘潭大学;2010年
6 齐涛;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刘琳;北京市朝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谌利民;;关于北京市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问题;2009年01期
2 范红忠;;我国大城市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原因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11期
3 范红忠;周阳;;日韩巴西等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过度集中问题——兼论中国城市的均衡发展[J];城市问题;2010年08期
4 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5 郭熙保;购买力平价与我国收入水平估计——兼评克拉维斯对中国收入的估计结果[J];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6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7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8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9 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10 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宏国 ,陈国辅 ,丁玉亭;学会经营城市[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8期
2 宁吉U,
本文编号:2129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2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