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吉林省经验数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15:03
【摘要】:在分析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1978—2013年的吉林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理论检验,并通过建立向量自相关(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短期波动和未来(2014—2020年)发展情况做出预测。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time series data of Jilin Province from 1978 to 2013 to carry on the co-finishing theory test, and establishes the vector autocorrelation (VAR) model and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he short-term fluctuation and future (2014-2020)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are forecasted.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财经学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快吉林省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贫困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2010M05)
【分类号】:F299.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2 马敏娜;李国荣;罗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关联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舜;;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特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周笑非;冯云廷;;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吴桂珍;武玉飞;;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化现象分析[J];求是学刊;2012年02期

4 刘治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新理念[J];企业经济;2011年10期

5 李鑫;李兴校;欧名豪;;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12年03期

6 崔婧;;浅析我国农村垃圾现状及治理措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7 马建明;曹敏;;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田晓婷;李琪;;2010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陈正;;中国煤炭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峰值预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11期

10 孙虹乔;;城镇化对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地级城市的数据[J];商业时代;2011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联众;;我国当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金石;黄城;刘方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述评[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程小珊;;浅析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以人为本[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良;张玉韩;;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6 袁怀宇;;湖南城镇化水平与发展路径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7 欧阳志刚;;协整平滑转移回归中的线性检验——基于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的扩展[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8 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9 姚志远;;试谈如何在城镇化中促进绿色建筑推广[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10 李忠民;夏德水;胡晓曦;;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A];《资本论》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振磊;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3 罗飘;外向型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4 赵京;乡镇经济发展与农村公路的需求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5 陈全才;江西省农村教育对城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陈丹丹;洛阳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岚;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赵丽华;工业化发展定位驱动下的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吴建军;基于产业发展的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10 李昂;辽宁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差异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J];改革;2000年02期

2 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年01期

3 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4 苏喜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5 杨政;田铮;党怀义;;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西部省市固定投资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6 姜会明;王振华;闫爽;;“三化”统筹下的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2年03期

7 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武春光;于成学;;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8年18期

9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0期

10 白仲林;;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统计检验和新进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迪;[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欣;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6期

2 贺力平;20世纪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1期

3 王荣阁;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的重大收获——读《经济增长模式比较》[J];经济经纬;2000年05期

4 孙波;1978—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5 周绍朋;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6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直接启动消费需求是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高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技术经济;2000年03期

8 李宗福;收债:促进港口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J];交通财会;2000年02期

9 于秀媛;教育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热点[J];辽宁经济;2000年10期

10 吴盛汉;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7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77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