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枢纽辐射范围测度
[Abstract]:The measurement of the radiation range of logistics hub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effective statistics of logistics hub service volume and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ogistics hub.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adiation mechanism of logistics hub and 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adiation range of logistics hub, the radiation range of logistics hub is measured based on radiation intensity, radiation medium and interaction factors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direct radiation range, indirect radiation range and pan-radiation range of logistics hub are obtained, and the radiation range of Xi'an International Ports area is measured by taking Xi'an International Port area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direct radiation range of logistics hub,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the radiation intensity, radiation medium and interaction factors of logistics hub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Z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823153012)
【分类号】:F2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宇;吕曹芳;罗永龙;;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安徽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经济区域划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魏伟;高晓;陈莉;李妍;范雯;;基于引力和场强模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乡体系相互作用及空间表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0期
3 王鑫磊;王圣云;;中部地区“轴—辐”物流网络构建——基于公路和铁路运输成本的分析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4 陈晓倩;张全景;谷婷;张文平;;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城市辐射能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6期
5 李建豹;白永平;高峰;李建虎;;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6 潘竟虎;刘伟圣;;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7 范强;张何欣;李永化;王竞雪;;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定量化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5期
8 成耀荣;单华夷;刘丰根;;物流园区辐射范围的确定及物流量分摊计算[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9 胡树华;王利军;牟仁艳;;武汉市服务业区域辐射能力及范围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3期
10 刘荷;王健;;基于轴辐理论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及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笑筑;王博;胡伟;;基于Voronoi图的乡镇等级体系划分及影响范围研究——以毕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李红启;孙元媚;;基于物流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铁路运输通道负荷测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迦南;赵鹏;;综合运输通道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费志荣;刘小明;;西部地区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多目标优化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王强,穆久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6 王大鹏;王晓军;高鸿辉;冯新元;;我国全运会各项群等级区域构件的演变历程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杜忠潮;董智勇;金萍;;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陕西县域经济差异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段银霞;西部开发之管见[J];商业研究;2000年08期
9 龙勇,孟卫东,刘贤凯;西部资源跨区域合作开发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3期
10 邹家明,刘彦;关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志红;;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中的政治平衡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徐志良;李立新;;海陆区域统筹下的“新东部”构想[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刘鹏;;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广西农业国际化进程[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峥;;深化农业高职教育改革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马玉祥;;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朱晓磊;;构筑“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通道的设想[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岸明;俞友康;;WTO框架下粤港澳台经济合作模式探讨[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凯;刘芬;;中部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探究——基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磊;许燕;;试论“那达慕”的综合功能[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丽荣;中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梁大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才资源开发:效率、流动与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宁;中国融入中日韩经济圈效应探讨:发展中大国经济一体化理论视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昌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孟繁彬;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董琨;综合运输通道系统协调发展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韦陈燮;三都澳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丽;公共户外家具环境协调性的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建;城市户外家具设计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苏永亮;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宇;吕曹芳;罗永龙;;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安徽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经济区域划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张耘;冯中越;郭崇义;;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力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毛蒋兴;何力;欧阳东;徐彬;;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4 刘明皓;庞慧;汪红群;;县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测评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6 赵群毅;;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中心性:概念、测量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7 朱顺娟;郑伯红;;基于城市流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8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9 蒋蓉;邱建;;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村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10 童中贤;;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J];城市问题;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娟;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幼萌;;韩国物流枢纽计划的形势及策略调整[J];港口经济;2007年09期
2 刘万平;;重庆离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有多远[J];中外物流;2007年06期
3 刘南;陈远高;李玉民;;物流枢纽最优选址的综合决策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S1期
4 董雷;刘凯;;物流枢纽的内涵与特性分析[J];综合运输;2008年03期
5 陈召华;;全力推进物流枢纽港建设[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10期
6 陆华;刘凯;;物流枢纽形成与演进机理研究[J];综合运输;2013年02期
7 ;拉萨将建智能化货运物流枢纽[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年06期
8 年似水;;妥处国际物流枢纽岛建设三大关系[J];浙江经济;2013年19期
9 徐萍;马博;罗凯;刘晓雷;;港口物流枢纽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方法研究[J];中国港口;2013年12期
10 ;杭州要建成长三角现代物流枢纽[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冰;党凌云;;建设山西中部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势在必行[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宝庆;着力打造五大现代物流枢纽[N];江西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朱宇 罗涟浩 镇海记者站 张如新;物流枢纽港:“三位一体”振翅飞[N];宁波日报;2011年
3 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黄萱;黄州:崛起长江中游物流枢纽港[N];湖北日报;2012年
4 通讯员 徐益丰 余斌;义乌在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枢纽地位凸显[N];金华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钰梅;物流枢纽 承载几多[N];国际商报;2014年
6 记者 施科 实习记者 朱海 通讯员 朱健 通运;南通发力省级区域性物流枢纽[N];中国交通报;2014年
7 记者 刘作霖;共商打造国家一级物流枢纽[N];徐州日报;2014年
8 记者 秦志勇邋通讯员 杨辉;宝安区政协建言打造深圳西部物流枢纽基地[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记者 韩文嘉 沈勇;建设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省社科院历史文献所 顾胜华;昆明需建世界一流物流枢纽[N];昆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衡;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青;武汉市向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尹晓水;基于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董键;城市物流枢纽与购物中心空间分布的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7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7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