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4 13:4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但还很不完善,尤其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相对不足和缓慢的。众所周知,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郑州市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数量庞大,他们为郑州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住房状况却令人担忧。妥善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历程的必经之路,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工作。 郑州市为了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融入,2013年提出建立覆盖外来务工群体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新政,即取消廉租房和经适房建设,统一改建成公租房,不限户籍和收入。这无疑对于郑州市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但是新政毕竟刚实行,通过对供给模式和现状的实证研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保障房覆盖率偏低,公租房供需失衡,没有将非工资性收入考虑在内,补贴方式过于单一等。造成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的相关因素不仅有城市化进程过快,城乡矛盾等客观因素,同时也是因为外来务工人员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不足,收入较低等主观因素。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的方法中,美国、新加坡、苏州、重庆等地方的实践各具特色,为郑州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本文总结了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现状和新政策各个环节贯彻实施的情况,并结合郑州市实情和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扩大城市住房保障规模,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补贴方式多样化,合理统筹城中村改造等措施。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housing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hina. Although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t present, it is still far from perfect, especially for migrant work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urity system is relatively inadequate and slow. As we all know, Henan Province is a large province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Zhengzhou City is a gathering place for migrant workers. They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City, but their housing situation is worrying. Properly solving their housing problem is the only way of urban development.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c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Zhengzhou in 2013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covering migrant workers, that is, the cancellation of low-rent housing and comfort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the unified transformation into public rental housing, without restrictions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income. This is undoubtedly a huge positive news for many migrant workers in Zhengzhou. But after all, the New deal has just been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upply mode and current situ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coverage is low,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ublic housing is out of balance, the non-wage income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subsidy is too single and so on.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difficulties of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the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insufficient 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to improve their housing conditions and low income. In reference to the methods of solving low-income hous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actice of America, Singapore, Suzhou and Chongqing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s many useful experiences for Zhengzhou City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ousing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in Zhengzhou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policy suggestions, including expanding the scale of urban housing securi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hengzhou and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Establish a one-stop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subsidies diversification, reasonable coordination of urban village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3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国;;“离土”视域下中国乡村教育问题考察——兼论乡村教育之人文重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鄢毅平;;从国外经验认识我国农民增收的途径[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春雨;;论超市农业[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陈兴华;;论我国农村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逄增玉;苏奎;;城乡文明对立下的“城市外来者”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宝树;;城市外来人口的差别特征和城市化的差别效应[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林兴初;;权利公正: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新基点[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谨;樊志民;;基于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农民中产阶层是新农村建设的民间主体力量[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10 许正中;刘尧;;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多元复合转型[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新;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群体冲突[D];吉林大学;2011年

4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婷;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黎;满足南宁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甘茂坤;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高贵志;新农村建设中县级政府的责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海照;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瑞妮;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善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退出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胡敏;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侯贵彬;农民工住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1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91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