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情境下企业绿色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基于社会认知论的社会网络、管理者认知与绿色行为三方互动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tripartite interaction among environment, subject and behavior, corporate green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 context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result of tripartite interaction among social network, managers' cognition and enterprise green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views of social cognition on environment, human initiative and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network embedding, managers' cognition and enterprise green behavior, and constructs social network on this basis. The tripartite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managers' cognition and enterprise green behavior is used to obtai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green behavior.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2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09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JL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1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W120203,CUG120847)
【分类号】:F279.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中伟;王宇露;;位置嵌入、社会资本与海外子公司的东道国网络学习——基于123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2 姜卫韬;;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3 杨东宁;周长辉;;企业自愿采用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驱动力: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4 刘倩;赵西萍;周密;赵欣;;认知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新视角[J];管理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元玲;;ARCS动机模型对二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孝义;张星杰;;集体效能对竞技团体比赛的价值及其培养[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3 武亚军;面向一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领导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4 阳媛媛;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5 苏昊;;依据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巩天雷;张勇;赵领娣;;公司生态能力的识别与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7 刘彬;蓝英;;绿色采购下供应商选择类型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8 姜志鹏;;成功体验在体育院校田径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09期
9 严红美;;观察学习理论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徐尚昆;杨汝岱;;China's CSR Has Both Common and Unique Dimensions as Compared with Western CSR[J];China Economist;200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远琼;田志龙;;企业家行为与企业社会资本[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2 汪云林;韩伟一;;社会网络声望模型的分析与改进[J];系统工程;2006年11期
3 杨东宁,周长辉;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动态关系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4 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5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6 张茉楠;李汉铃;;基于资源禀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之框架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7 吕淑丽;;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9期
2 彭华涛,谢科范;创业企业社会网络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系分析[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3 侯光明;刘存福;;中小民营企业集群:社会网络视角的分祈[J];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4 谢科范;彭华涛;;创业企业社会网络锁定的成因及模式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0期
5 余桂玲;;从社会网络视角看企业创业活动[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6 李远远;彭华涛;;创业企业社会网络进化的量化指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01期
7 陈宇鹏;;城市外来商人的社会网络建构——基于义乌的调查和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10期
8 张晓宏;;社会网络对创业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欧洲20个不同文化国家的比较[J];软科学;2012年10期
9 白小茉;;社会网络不仅是“网络”,更是“社会”[J];新商务周刊;2012年10期
10 陶珉;企业家与企业社会网络建设[J];江苏市场经济;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永昌;;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社会网络构筑的空间过程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2 程平;;基于社会网络的“云会计”知识流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宗正;杨永芳;;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网络与农民发展——对宁夏固原市五个村落的调查与思考[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2期 总第16期)[C];2005年
4 陆双梅;;藏民社会网络在手机中的呈现与重构[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5 周静;;社会网络在营销实践中的研究初探[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尚意;吴莉萍;王策;;都市更新中社区社会网络变迁的结构主义分析——以北京西单南太常社区整体搬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忠卫;王志成;;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陈典全;黄朝阳;;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LBSN)研究及其产业化[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李莉;武邦涛;陈忠;;社会网络作为双刃剑:交易网络的摩擦、中介可能性与结构洞[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10 郭彦丽;;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研究[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昕;面对巨大的社会网络,,你无法独立存在[N];文汇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蔡双喜;家政服务员如何建构社会网络[N];中国妇女报;2013年
3 ;Google对搜索人感兴趣[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周丽萍;社会资本在保险业发展中的作用[N];中国保险报;2003年
5 席来旺;社会网络提高竞争优势[N];人民日报;2007年
6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从“择偶途径”看改革30年婚恋变迁[N];中国妇女报;2008年
7 北京大学博士后 山东大学教授 博导 李春霞;家政服务员的社会网络及其城乡差异[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贾利强;人物研究须重视社会网络与日常生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梁捷;节点人际关系[N];经济观察报;2012年
10 ;加强理论研究 推动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金;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4 高红艳;社会网络与“新生存空间”的生成[D];上海大学;2007年
5 伍满桂;创业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创新社会网络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黄亮;社会网络中的社区发现与链接预测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宁慧聪;基于社会网络的语义Web服务发现与组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9 段东圣;社会网络中群组探测和话题建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彭华涛;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琴;认同、社会网络和制度供给[D];安徽大学;2006年
2 弓慧;社会网络在政府内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机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亮;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及其运用状况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林易;作为能动性之源的社会网络[D];山东大学;2006年
5 罗俊勤;大众行为下社会网络的服务推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柳丽;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社会网络建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7 夏莉;怨恨、组织与社会网络[D];复旦大学;2008年
8 徐继军;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海燕;能人治村的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沈冯娟;虚拟社群中的社会网络[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8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4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