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4 14:16
【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各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差别化的策略。
[Abstract]:Th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circular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constructed from five aspec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ource energy consump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in various cities 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PM-ZX021-201311-036)
【分类号】:F205;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樊元;刘国平;;中国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2 马继民;;推进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思考[J];开发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寒冰,王璋,许时婴;滚筒干燥法生产固体蜂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2 姜喜东;林媚珍;陈志云;刘妍;;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3 李峙;陈朝晖;邓兴礼;;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4 刘宗强;陈志英;;哈尔滨市阿城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5 刘强;彭晓春;周丽旋;张杏杏;;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广东省各市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6 马骏;黄泽文;安宓;郑庭义;向安强;;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7 郭文霞;牛树奎;康东伟;康文;王晓丽;;北京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抗火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王松;刘新民;丁黎黎;;基于在线信息的C2C顾客可感知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9 郑宏宇;邓银燕;贺瑞缠;;综合评价中数据变换方法的选择[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0年02期

10 叶建华;代金鹭;向萍;徐洁;刘琴;;基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和集成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孝远;赵丹;;DEA/AR方法在高校中层管理者评估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匡少平;陈红;;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边雅静;吴遥;;人力资源发展指数及其在地区比较中的应用[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5 李芬;张建新;;近50年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6 杨晓光;张栋;陈国俊;滕靖;刘好德;安健;陈宇毅;;面向行业管理的城市公共交通指数系统(UPTIS)刍议[A];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基于云参数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土壤湿度同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易经纬;广东电力低碳转型研究:路径、政策和价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锦荣;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在峰;海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估[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毅;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新洪;在当代地理环境紧约束中文化力及其考量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欧阳一力;基于循环经济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范良千;流域非点源贡献率核定及总量负荷分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宝;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少军;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叶;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贡艳洁;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竞争力综合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徐琳;电子商务网站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柳文旭;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既有砌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彭凯祥;基于可拓学的既有砖砌体结构抗震性鉴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杨煈亮;基于改进GPSO和SFOA算法的无功优化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高晓瑾;济南市产业生态化评价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晨灵;逆向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2 范新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及路径选择[J];财经政法资讯;2007年01期

3 崔伟宏;罗静;;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与技术体系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4 李会欣;;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J];能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5 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改革与理论;2002年06期

6 韩轶,唐小我;满足一定分布规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7 蔡冬梅;;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循环经济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彭秀丽;陈柏福;;新循环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实现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劲松;李林杰;;论循环经济伦理学的生成与固本强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郭亚军;综合评价结果的敏感性问题及其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彬;循环经济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禾;邢正翔;;循环经济 生生不息[J];民营科技;2004年03期

2 杨中华;魏大鹏;;多方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J];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Z2期

3 王敏旋;;发展循环经济之我见[J];珠江经济;2005年09期

4 励奎铭;;循环经济:为宁波生态市建设“领航”[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5 王玉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J];中国建材;2005年04期

6 陈炳欣;发展环保产业 落实循环经济[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04期

7 孔炯炯;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不要误解循环经济[J];上海造纸;2005年02期

9 张占仓;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河南化工;2005年06期

10 汪泽青;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J];求实;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A];中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朱庄瑞;田乃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段世昕;;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向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刘景洋;乔琦;;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试点城市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5 钱易;;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的绿色的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谢洪;任克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罗海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突破传统观念,科学发展循环经济[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10 季昆森;;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创业就业思路和方法的重大转变[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一玲;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大有可为[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长治银监分局屯留监管办事处主任 郭锐;对发展屯留循环经济的认识与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3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第23期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型大都市[N];广州日报;2005年

4 明远;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考量[N];青海日报;2005年

5 黄霓;推进循环经济法制建设[N];汕头日报;2005年

6 李文生;借循环经济助推“效益深圳”[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杨立勋;循环经济与绿色GDP[N];深圳特区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梁新民;龙城:循环经济成效不凡[N];太原日报;2005年

9 记者 晓琳;为循环经济发展 提供法律保障[N];厦门日报;2005年

10 汪永安;全国首家循环经济联盟成立[N];安徽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岩;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泽宇;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秋;我国向循环经济转型之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赵丽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银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链初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和娟;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李高阳;论循环经济的法治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伊亚奇;中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周小桃;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袁兰静;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周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燕平;中国循环经济现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2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422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