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异质性、工资差异与要素密集度变迁
[Abstract]:In the extended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 trade model,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rate of return between low-skilled labor force, high-skilled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is discussed, and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factor rate of return and factor intensity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 from 1978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ges of low-skilled labor force, the scale of low-skilled labor market and the savings rat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ncome of highly skilled labor force, and the savings rate, fiscal expenditure and interest rat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ange of capital intensity, and the scale of low-skilled labor market and the wages of high-skilled labor force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capital intensit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汤二子;刘海洋;;基于中国经验重构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2 刘伟丽;;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5期
3 单德朋;;市场潜力、劳动力异质性与劳动报酬份额:理论与实证[J];财经科学;2013年03期
4 范剑勇;冯猛;;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之谜:基于出口密度差别上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5 许志成;闫佳;;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必然加剧工资不平等吗?[J];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6 刘新争;;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J];经济学家;2012年02期
7 包群;邵敏;侯维忠;;出口改善了员工收入吗?[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8 刘晴;徐蕾;;对加工贸易福利效应和转型升级的反思——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9 王永进;盛丹;;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占比[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平红;;流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J];财经科学;2012年03期
2 支晓云;张二震;;国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隐性影响——基于行业要素报酬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3 陈晓华;范良聪;;要素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4 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5 胡求光;童兰;;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7期
6 刘海洋;孔祥贞;;出口贸易提高了出口企业工资水平吗?——基于1999—2007年我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2年04期
7 杨蕙馨;李春梅;;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1期
8 宁光杰;;市场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2期
9 苏华;赵梦园;万劭琨;;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赵春燕;黄汉民;;出口、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3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4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5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6 金祥荣;刘振兴;于蔚;;企业出口之动态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2001-2007[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贾朋;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4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5 赵洪山;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颜敏;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殷宝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朱允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陆雪琴;技术进步偏向、劳动收入份额与收入不平等的长期演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冯丽丽;中国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苟凤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李冠楠;劳动力迁移成本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嘉亮;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及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7 姜凤珍;房价水平、劳动力迁移与区域产业分工协调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梁文博;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能源偏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魏小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陈佳;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琪;;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2 李春顶;尹翔硕;;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3 魏敏,李国平,王巨贤;我国梯度推移粘性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4 孙慧文;;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5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6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251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1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