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有偏技术进步下的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2 13:12
【摘要】:通过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要素替代框架建立VE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98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估算。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两步差分GMM进一步考察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劳均资本对要素替代的正向作用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各地区的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而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上述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应该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会使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成为可能。
【图文】:

要素替代弹性


,一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样会影响要素替(续表3)注:()内的数值为回归系数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内的数值为相应检验统计量的p值,***、**、*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水平;面板设定F检验的原假设为个体效应不显著,Breusch-PaganLM检验的原假设为误差项独立同分布,即混合效应更合适,原假设被拒绝时,说明存在随机效应;稳健型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FE和RE估计系数没有显著差异,其中,Bootstrap的次数设定为500,Seed值选取135;⑥表中最后一行的数据为将相应系数带入公式(6)中计算得到。图12000~2012年分地区要素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率(%)替代弹性3.532.521.51东部中部西部151413121110987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替代弹性线性(经济增长率)线性(替代弹性)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GA790135) 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分类号】:F249.21;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果庆;;寻求我国GDP对FDI的最优依存度与FDI最优规模——基于1980~003年我国GDP与FDI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2 钟水映;李魁;;人口红利、空间外溢与省域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3 邹建华;韩永辉;;引资转型、FDI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7期

4 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5 冯晓;朱彦元;杨茜;;基于人力资本分布方差的中国国民经济生产函数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6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7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自然;王宏淼;袁富华;;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9 陈晓玲;连玉君;;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3年01期

10 韩纪江;郭熙保;;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J];理论探索;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剑秋,任淼;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郭士国;徐英奇;;我国城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的实证分析——一个公共支出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张其仔;郭朝先;;China's industrial growth:capital-driven or resource-driven?[J];China Economist;2009年01期

5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7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8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9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10 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婷婷;;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加快沈阳大工业区产业集群建设步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姜彩楼;朱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能源绩效:基于OECD国家的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付才辉;;经济增长的微观制度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6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9 项英辉;欧阳文静;;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研究的文献综述[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沈坤荣;郑安;;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政府R&D资助方式的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彩霞;植物品种权许可实施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陶柯妃;昆明城中村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闵瑞;武汉市高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陈伟;内生增长框架下FDI对不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冯辉;湖南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辛欣;任保平;;以城乡关系的协调推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2 徐强;;价格指数编制中的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3 吴方卫,张锦华;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一个考察[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4 何振国,王强;中国财政支农支出最优规模及其约束[J];财政研究;2005年05期

5 向书坚;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05期

6 蔡f ,都阳;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7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9 许罗丹,谭卫红,刘民权;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10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同甫;略论教育投入要素替代[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Z1期

2 蒋同甫,刘志成;略论教育投入要素替代[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7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明;王京;;浅析要素替代的创造性判定[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2 蔺雷;吴贵生;;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帅;中国制造业要素替代效应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40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