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论“三线建设”对中国西部城镇发展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9-09-28 15:12
【摘要】: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黔、川、滇与陕、甘、宁、青等西南、西北7省(区)的工业落后状态,促进了我国西部的工业化,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西南、西北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城市的同时,推动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类型的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变,为其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J];党的文献;1995年03期

2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01期

3 武力;陈东林;郑有贵;段娟;;宋平谈三线建设及工业布局[J];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海键;美国西部开发中的制度创新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于超;朱婧;;我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3 陈淑祥;西部地区如何稳定和吸引人才[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4 岑丽阳;;西部零售业发展思路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5 彭新万;;法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作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6 王长楷;人才资源开发:西部开发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着眼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顺克;西部地区经济滞后现状及其成因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张胜军;;西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系统论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邓涛;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开发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晁丽华;;特殊“备战经济”:对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认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圭武;范鹏;;西部人才流失的成因及其治理[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海光;;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西部开发[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任佩瑜;企业再造论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曦;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俊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7 欧阳国华;新屯田制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若虹;中国当代西部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陶雨芳;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靖明;云南省机床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形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孙京江;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与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疆地缘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钟声;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张华;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王爱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徐光强;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城镇化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张晓莉;科技体制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郭浩;WTO规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协调性研究——兼论陕西优势工业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陆杉;湘西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少奇;;继续控制基本建设,着手搞西南三线[J];党的文献;1996年03期

2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J];党的文献;1995年03期

3 辛文;;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J];计划经济研究;198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颖;国际局势的变动和三线建设的决策与实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卫方;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7期

3 陈东林;硝烟弥漫的西部开发(下)——60年代三线建设决策始末[J];党史博览;2001年02期

4 董颖;近20年三线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03期

5 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军事历史;2001年01期

6 董 颖;近20年三线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世纪桥;2002年02期

7 李久林;对三线建设评价问题的再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5期

8 陈海秋;关于三线建设评价的分歧与争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9 张才良;贵州三线建设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4期

10 胡小平;;共和国的“三线建设”[J];兰台世界;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韩洪洪;;邓小平与三线建设[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宋毅军;赵东苹;;论中共关于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毅军;;李先念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思考[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4 宋毅军;;江泽民关于三线建设及其调整改造的思考[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5 宋毅军;;邓小平等关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战略决策的历史回顾和思考[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6 宋毅军;;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回顾和思考[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C];2011年

7 张九辰;;从十年规划到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南地区综合考察[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8 宋毅军;;论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国防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专家建言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筹建工作[N];中国文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龚友国;建立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N];中国企业报;2011年

3 邓倩;全国首个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N];西部时报;2013年

4 记者 陈旭耀;我市对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方案进行审定[N];攀枝花日报;2014年

5 记者 刘娇 实习生 段宏宇;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通过省级评审[N];攀枝花日报;201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 武力;怎样看待“三线建设”的历史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胡建华;揭开三线建设神秘的面纱[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田有祺;亲历龙泉县小三线建设[N];丽水日报;2007年

9 四川省广安市文物管理所 王成平 唐云梅;“三线”遗产 风中之烛[N];中国文物报;2008年

10 记者 刘颖;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成效显著[N];中国船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蔚;湖南三线建设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沈贯力;中国共产党三线建设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向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彦云;试论1964—1990年甘肃的三线建设及调整[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阳永金;湖南三线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6 何鹃;三线建设[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刘存龙;陕西“三线建设”的历程及其现实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新蕊;陕西“三线建设”述评[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黄荣华;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D];河南大学;2001年

10 傅志勇;三线建设及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本文编号:2543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43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