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8:59
【摘要】:当前,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节能、强化减排。放眼国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却日趋尖锐,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强化节能减排,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基于内容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的选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践行“十九大”精神,推进绿色发展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绿色发展、能源消费、污染排放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需求;收集梳理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17年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样本;在已有政策工具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节能减排的自身特点,建立了由基本政策工具维度、生态环境绿色发展阶段维度和政策作用倾向维度构成的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梳理的节能减排政策样本为分析对象,按照样本选择、定义分析单元和分析类目、编码、信度与效度评估、量化分析等步骤对其进行研究,深入剖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减排政策工具选择、组织和构建中存在的过溢或缺失等问题,并据此提出若干建议,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和调整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06
【图文】:
图 1-1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90-2050 年)Figure 1-1 China'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1990-2050)数据来源:2050 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 14.6 亿吨,基本实 GDP 的能耗降低 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的节能减排目标于“十一五”末节能减排指标难以完成,甚至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端的方式。这种“一刀切”的行为,忽视了我国能源消费的特征,导致重的节能减排问题。节能减排指标的分解不应如此,而是应该体现共同的责任,只有责任分明,奖罚得当,才会可持续的推进这一工作的进行。8 月 6 日,国家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十二五”减排的规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6%,能源消耗总量控亿吨标准煤左右。“十二五”前四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了 13.二五”规划目标是下降 16%,完成了五年目标进度的 82.5%。2015 年降 3.1%以上,一季度同比下降了 5.6%。但是,立足于我国实际能源消就要求我们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不断地推进能源利用效率、
完整的理解和评价。)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所反映信息的文本化,使得相关研究更倾向于使用定性分析。造逻辑性,研究结果对制定政策的参考价值不够。本文尝试内容分方法,将系统整理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节能减排政策样本作为构建三维分析框架,研究政策样本中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存在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为完善中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究思路与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研究思路的研究思路是: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引入绿色发展四大环节和政节能减排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梳理我国改革开放 1978 年以排政策样本,应用内容分析法予以分析,得出我国关于节能减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1-2 所示。
本文编号:272709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06
【图文】:
图 1-1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90-2050 年)Figure 1-1 China'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1990-2050)数据来源:2050 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 14.6 亿吨,基本实 GDP 的能耗降低 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的节能减排目标于“十一五”末节能减排指标难以完成,甚至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端的方式。这种“一刀切”的行为,忽视了我国能源消费的特征,导致重的节能减排问题。节能减排指标的分解不应如此,而是应该体现共同的责任,只有责任分明,奖罚得当,才会可持续的推进这一工作的进行。8 月 6 日,国家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十二五”减排的规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6%,能源消耗总量控亿吨标准煤左右。“十二五”前四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了 13.二五”规划目标是下降 16%,完成了五年目标进度的 82.5%。2015 年降 3.1%以上,一季度同比下降了 5.6%。但是,立足于我国实际能源消就要求我们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不断地推进能源利用效率、
完整的理解和评价。)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所反映信息的文本化,使得相关研究更倾向于使用定性分析。造逻辑性,研究结果对制定政策的参考价值不够。本文尝试内容分方法,将系统整理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节能减排政策样本作为构建三维分析框架,研究政策样本中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存在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为完善中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究思路与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研究思路的研究思路是: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引入绿色发展四大环节和政节能减排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梳理我国改革开放 1978 年以排政策样本,应用内容分析法予以分析,得出我国关于节能减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1-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养老服务业政策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2期
2 张国兴;张绪涛;汪应洛;郭冬梅;;节能减排政府补贴的最优边界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3 陈振明;;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指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王辉;;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的逻辑研究——以四川Z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5 许冠南;苏竣;智强;;引入政策维度的技术路线图分析工具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2期
6 朱迎春;;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7 郑蕾;李生红;;基于微博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J];通信技术;2012年02期
8 黄萃;苏竣;施丽萍;程啸天;;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风能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6期
9 杨代福;丁煌;;中国政策工具创新的实践、理论与促进对策——基于十个案例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10 黄伟;;理想目标与现实问题: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基本取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272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2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