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土地财政视角下的河西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2 18:26
   土地财政是中国社会制度转型期的特殊现象,上世纪80年代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来,土地出让金、税租费以及储备融资等收益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减少,而相应的公共支出又不断增长,土地财政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优先选择,土地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财政扩张的重要经济资产。土地财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土地财政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工业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土地,但却推高了商业和住宅土地价格和造成了新增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急剧增加,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过高,土地财政对财富再分配、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等产生扭曲效应。研究河西地区土地财政的规模和结构,有利于认识区域内部土地财政的特点与差异,减少土地财政依赖,更好的利用财政资源进行投资和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河西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通过分析河西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可以认识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为促进河西地区城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最后通过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变,认识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财政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西地区五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首先采用定性方法从理论角度分析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与运行机制,应用定量方法分析河西地区土地财政的规模与结构,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土地价格变化,土地出让收入支出中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总额;然后计算河西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河西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应用弹性系数法分析建设用地的扩张,通过统计方法分析城市建成区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供应类型与城市发展;最后利用相关性和曲线拟合分析河西地区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相关性,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变。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河西地区土地出让金呈现较快增长,仅2007、2012和2014年出现负增长,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远快于土地出让面积的增长。河西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增长迅速,2005-2008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均超过31%,2010-2012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均超过58%。土地相关税收占土地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多数年份处在20%-30%之间,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土地出让金占土地财政收入比例有逐年提高的趋势。(2)2001-2014年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和土地价格均价较低,五个地级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值的高低次序与土地价格均价的高低次序完全一致,由小到大排序为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与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性。甘肃省2007-2012年土地出让收入支出中,城市建设支出占土地出让收入支出总额的比例较高,2007年城乡建设支出占土地出让金收入支出的33.23%,达到研究区间的最大值。2007-2012年间土地开发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及农村基础设施支出三者的和占土地出让收入支出总额的均值为27.34%。(3)河西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及社会生活城镇化水平处于不断的提升发展阶段,但总体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土地财政的规模和依赖度较低。空间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财政的规模和依赖度也较低,表现出空间上的对应性和相关性,土地财政能推动城市空间的扩张。总体分析表明,地级市的行政中心、传统工业城市及旅游城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第一产业发达的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4)河地区五个地级市2002-2014年13年间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都大于1,嘉峪关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为2.55,金昌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为1.36,酒泉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为1.98,张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为1.45,武威的建设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均值为2.64。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且大多数区域高于合理水平。(5)2002-2012年河西地区五个地级市城市建成区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某些时期土地财政增长与城市建成区扩张趋势相同,土地财政与城市建成区的Person相关系数表明各市土地财政规模增长与建成区面积扩张高度相关。2009-2014年土地出让面积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例较小,土地供应的划拨比例较高。通过分析2009-2014年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和利用类型分析发现,酒泉市的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最大,其后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嘉峪关市、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嘉峪关的工矿仓储用地总量最大,表明新增工业企业或产值较高,酒泉市的商业服务用地总量最大,表明酒泉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张掖市的住宅用地总量最大,表明房地产投资处于上升时期。(6)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高度正相关,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拟合曲线主要呈线性关系,效应系数较小。河西地区各地市土地财政对城镇化有正向推进作用,但影响较小,依靠土地财政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方式不可持续。河西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低的区域,空间城镇化水平较高,工业仓储用地供应较多。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区域,空间城镇化水平较低,商业服务和住宅用地供应较多。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发展初期协调度较低,协调关系由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演化,协调发展度逐年优化,土地财政有超前发展的趋势,扩大城镇规模追求财政收入的方式不可持续,应着力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99.27
【部分图文】:

面积图,面积,土地出让,统计区


图 4-1 河西地区国有土地出让金与土地出面积规模(2001-2014)Fig.4-1 He xi Corridor national land transfer revenue and land transfer scale (2001-2014)通过统计发现河西地区土地出让金收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河西地区土地出让金 2013 年达到统计区间的最大值 573525.11 万元,是最小值 2001 年土地出让

财政收入规模,土地,财政状况,城镇化发展


图 4-2 河西地区土地财政收入规模(2001-2014)Fig.4-2 He xi Corridor total land finance scale revenue(2001-2014)4.2 河西地级市土地财政收入分析河西各地市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土地财政状况也呈现不同

土地,酒泉,武威,张掖


图 4-3 河西地区地级市土地财政依赖度(2001-2014)Fig.4-3 He xi Corridor prefecture-level city land financial dependency(2001-2014)通过研究发现,河西地区 2001-2014 年各地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及嘉峪关。因土地出让的不确定性,除个别年份存在波动,武威、张掖、酒泉的土地财政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礼;胡雪萍;;经济增长、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偏好——基于Turnbull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2 鲍超;;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及用水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3 王新越;宋樝;宋斐红;于世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4 左翔;殷醒民;;“土地财政”模式与地方公共品供给[J];世界经济文汇;2014年04期

5 晁恒;李贵才;林雄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模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7期

6 蒋天颖;华明浩;许强;王佳;;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6期

7 陈忠暖;高权;王帅;;中国省际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4年06期

8 李光勤;;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06期

9 崔军;朱晓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03期

10 张富强;蚁佳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的克服[J];法治论坛;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管莹;土地财政成因、区域效应与系统治理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顾慧君;“经营土地”形成“土地财政”:混合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0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10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