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东南亚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0:52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六亿,在国际舞台上的地缘战略、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重要。东南亚有着超过四亿的劳动适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然而,由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使其劳动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安排,造成东南亚的劳动就业问题较为突出。东南亚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沿线国家,研究其劳动就业问题有助于加深我国对东南亚劳动力市场状况和投资环境的认识,推动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地开展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本文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就业现状,通过劳动适龄人口、人类发展指数(HDI)、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指标分析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基础、就业程度和就业结构,然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就业问题,主要以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劳动就业问题为具体研究案例,解剖麻雀,探析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就业问题,最后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东盟在劳动就业领域的相关合作机制——东盟劳动部长会议。东南亚有着丰富而年轻的劳动力,总人口超过六亿,劳动适龄人口占其总人口的近百分之七十,且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数量还将维持数十年的增长。然而,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力质量差距较大,除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尽管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总体较高,但其就业结构却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东盟新四国与东盟老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关于东南亚具体的劳动就业问题,我选取了劳动力老龄化、劳务输出与就业、民族问题与劳动就业等三个东南亚比较典型的劳动就业问题,我主要选取了这三个劳动就业问题最突出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作解剖麻雀式的分析。由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很大,很难对东南亚国家的所有具体劳动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述,但是我所选取的三个具体的劳动问题是多个东南亚国家正在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重要劳动就业问题。劳务合作是东南亚国家关注的重要领域,东盟建立了区域性的劳务合作机制——东盟劳工部长会议(ALMM),东盟的各项劳务合作都在该合作机制的框架下进行。另外,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小多边机制与东盟劳工部长会议相互支持和补充,形成区域劳务合作的有效模式。
【学位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魁;;黑龙江省理论界讨论劳动就业问题[J];经济学动态;1982年09期

2 李新花;;基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问题探究[J];时代金融;2011年24期

3 芦亚东;邢卫红;鲍莲;;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8年23期

4 邓颖;王卉;;四川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路径探讨[J];四川省情;2007年02期

5 崔子龙,卢融;关于东北地区劳动就业问题的探讨[J];理论界;2005年09期

6 彭寿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李迅;关于石化企业劳动就业问题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吴玲;浅论新时期我国劳动就业问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刘向东;“两个转变”与劳动就业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0年05期

10 马立国,李金雷;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探讨[J];齐鲁学刊;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筠;;江西省劳动就业问题研究[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琦;;济南市劳动就业问题研究[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詹崇文;;西宁市第三产业与劳动就业问题的探讨[A];西宁市第三产业研究文集[C];1995年

4 陈诗达;;浙江跨世纪劳动就业特点[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5 陈诗达;陈凌;;导论:市场化改革与浙江就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6 陈永森;;以多元活动取代“工作”——高兹消除“以工资为基础的社会”评析[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树铎;刘福泉;周耿;;京津两市三类残疾儿童劳动技术教育与就业状况调查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温卓文;;法律政策是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根本保障[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秀芹 李艳萍;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与解决办法[N];中国特产报;2004年

2 郑国;“九五”末新增就业岗位 3000 多万[N];中国煤炭报;2000年

3 通讯员 刘军岐 黄涛;新和2800户群众入住抗震房[N];阿克苏日报(汉);2010年

4 胡成中;解决就业是民营企业家的应尽责任[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记者 史延廷;发展旅游业 扩大就业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热点[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记者 陈俊 通讯员 罗林 舒荟荟;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座谈会[N];丽水日报;2015年

7 记者 赵明;中国就业要解决三大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记者  徐光明;创业培训帮农民掌握就业技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崔铭;每个城市做强一项特色产业[N];中国特产报;2010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黄和芳;群策群力共克“就业难”[N];广西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敏;东南亚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刘俊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罗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4 周航;延边州劳动就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春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冯亚丽;综改试验区建设中的山西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8 刘丽婷;CGE模型对中国劳动就业政策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冯进路;论中小企业的存在、发展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D];郑州大学;2001年

10 丁乐臣;基于CGE模型的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1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11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