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与城镇化效率

发布时间:2021-02-23 18:56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城镇化率增长为主的传统城镇化迈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效率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指标。本文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城镇化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与产业间结构的服务化调整相比,产业内各行业生产率增长才是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并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省域空间范围内,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镇化效率改善,但这一影响效应伴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城市规模扩大而变弱。本文蕴含的重要政策启示是,当前我国应将城镇化效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量目标,并以生产率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尤其是在城镇化程度和城市规模均不高的情况下,慎重采用服务业对工业的"腾龙换鸟"或"退二进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统计研究.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述评与理论机制
三、基于修正的Super-SBM的城镇化效率测算
    (一)测算方法
    (二)指标选取
    (三)结果分析
四、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实证模型
    (二)变量说明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五、估计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1)
    (三)进一步讨论
六、结论及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能化解产能过剩吗?[J]. 于斌斌,陈露.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1)
[2]基于ESDA-GWR的三重城镇化协调性空间分异及驱动力研究[J]. 金浩,李瑞晶,李媛媛.  统计研究. 2018(01)
[3]中国城镇化效率评价分析——基于资源环境效率的视角[J]. 魏后凯,苏红键,韩镇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J]. 薛德升,曾献君.  地理学报. 2016(02)
[5]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 于斌斌.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2)
[6]中国区域城镇化综合效率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范建双,虞晓芬,张利花.  地理科学. 2015(09)
[7]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J]. 于斌斌,金刚.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8]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分行业的经验研究[J]. 赵春雨,朱承亮,安树伟.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8)
[9]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陈昌兵,张平,刘霞辉,张自然.  经济研究. 2009(10)
[10]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 单豪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本文编号:3048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048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