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创新发展规划与地方政府创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1-05-16 22:24
以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创新发展规划》为标志,中国地方政府陆续制定并颁布了各自创新发展规划。但是从出台的规划方案来看,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策略选择还远远没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处理解决好国际、中央与地方,地方内部之间的利益统筹关系。为此,下一轮规划仍然需要统筹梳理国际间的创新要素博弈战略,国内创新要素流动安排,以及地方内部创新要素分配等利益关系,围绕"突出中央政府的全面主导、创新政策国际化的衔接,推动创新载体改革为重点对象"等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2020,38(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1)国际创新政策博弈
(2)国内跨区域创新要素统筹分配与竞争
(3)地方政府创新要素再分配
3 研究设计与政策文本
3.1 样本选择与统计
3.2 研究分析视角与政策文本内容
4 “十三五”期间地方政府科技创新体策略研究
(1)国际创新竞争策略
(2)国内创新要素统筹
(3)地方内部创新要素分配
5 新时期科技创新规划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创新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春杨,翁蒗.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5)
[2]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春杨. 区域经济评论. 2015(05)
[3]地方政府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研究[J]. 李伟杰,刘婷,王继明. 经济问题. 2014(10)
[4]我国孵化器的功能演化和快速成长的机制研究[J]. 刘刚,李强治.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5)
[5]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化[J]. 张友志,顾红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6)
[6]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赵峥,姜欣.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3)
[7]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集聚互动、循环累积与空间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J]. 张战仁. 经济地理. 2013(04)
[8]创新平台的识别与等级认定[J]. 王雪原,王宏起,李文奇. 科学学研究. 2011(06)
[9]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1(05)
[10]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J]. 魏守华,禚金吉,何嫄. 科研管理. 2011(04)
本文编号:3190515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2020,38(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1)国际创新政策博弈
(2)国内跨区域创新要素统筹分配与竞争
(3)地方政府创新要素再分配
3 研究设计与政策文本
3.1 样本选择与统计
3.2 研究分析视角与政策文本内容
4 “十三五”期间地方政府科技创新体策略研究
(1)国际创新竞争策略
(2)国内创新要素统筹
(3)地方内部创新要素分配
5 新时期科技创新规划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创新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春杨,翁蒗.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5)
[2]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春杨. 区域经济评论. 2015(05)
[3]地方政府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研究[J]. 李伟杰,刘婷,王继明. 经济问题. 2014(10)
[4]我国孵化器的功能演化和快速成长的机制研究[J]. 刘刚,李强治.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5)
[5]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化[J]. 张友志,顾红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6)
[6]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赵峥,姜欣.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3)
[7]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集聚互动、循环累积与空间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J]. 张战仁. 经济地理. 2013(04)
[8]创新平台的识别与等级认定[J]. 王雪原,王宏起,李文奇. 科学学研究. 2011(06)
[9]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1(05)
[10]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J]. 魏守华,禚金吉,何嫄. 科研管理. 2011(04)
本文编号:319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19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