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5:25
城镇化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传统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导致城市空间扩张进程激进,资源浪费、粗放低效生产,生态环境承载力锐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显著等矛盾加剧。转变粗放的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镇化应向“广”、“深”发展,重点着眼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强调城市间的联动融合和区域间的协调互动,发展全面提升内在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迅猛,但东西部空间差异明显,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山东省协调发展的障碍。本研究依据山东省省级战略规划的要求,测评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质量,解决城市问题,多策并举,提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总体策略和城市优化措施,从而推动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山东省协调发展,也可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整...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发展现状
2.1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
2.2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发展成果
2.3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的发展瓶颈
第三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3.3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时空分析
4.1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4.2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4.3 区域内部主要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4.4 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五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5.1 总体策略
5.2 地市优化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杨仪青. 生态经济. 2017(10)
[2]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 陈如铁,杨青山,宋宁,王越. 经济地理. 2017(03)
[3]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 侯纯光,程钰,任建兰. 经济地理. 2016(10)
[4]国内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 方坤,周丹,卫平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6(02)
[5]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 吴晓勤,高冰松,汪树群,胡小兰,谷古,连德宏,孙勇,沈尧羲,吴磊,胡厚国,刘复友,陈扬年. 建设科技. 2016(07)
[6]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J]. 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 经济地理. 2015(07)
[7]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态势及其新型城镇化路径[J]. 杨传开,张凡,宁越敏. 经济地理. 2015(06)
[8]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启示[J]. 曹瑾,唐志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1)
[9]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 朱喜安,魏国栋. 统计与决策. 2015(02)
[10]能源革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J]. 何建坤. 经济研究参考. 2014(43)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D]. 梁振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 孔凡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镇化质量研究[D]. 刘际花.山东财经大学 2016
[2]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动力系统分析[D]. 邵琳.南京大学 2013
[3]赫尔曼·E·戴利的生态思想研究[D]. 张海萌.南京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3106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发展现状
2.1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
2.2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发展成果
2.3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的发展瓶颈
第三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3.3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时空分析
4.1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4.2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城镇化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4.3 区域内部主要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4.4 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五章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5.1 总体策略
5.2 地市优化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杨仪青. 生态经济. 2017(10)
[2]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 陈如铁,杨青山,宋宁,王越. 经济地理. 2017(03)
[3]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 侯纯光,程钰,任建兰. 经济地理. 2016(10)
[4]国内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 方坤,周丹,卫平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6(02)
[5]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 吴晓勤,高冰松,汪树群,胡小兰,谷古,连德宏,孙勇,沈尧羲,吴磊,胡厚国,刘复友,陈扬年. 建设科技. 2016(07)
[6]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J]. 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 经济地理. 2015(07)
[7]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态势及其新型城镇化路径[J]. 杨传开,张凡,宁越敏. 经济地理. 2015(06)
[8]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启示[J]. 曹瑾,唐志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1)
[9]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 朱喜安,魏国栋. 统计与决策. 2015(02)
[10]能源革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J]. 何建坤. 经济研究参考. 2014(43)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D]. 梁振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 孔凡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镇化质量研究[D]. 刘际花.山东财经大学 2016
[2]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动力系统分析[D]. 邵琳.南京大学 2013
[3]赫尔曼·E·戴利的生态思想研究[D]. 张海萌.南京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3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25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