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支付能力及保障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6 17:18
  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大学生选择在西安市就业、落户,然而住房供给不能有效满足规模不断增大的新就业大学生群体的住房需求,住房支出费用也随着近年来西安市商品房市场房价和住房租赁市场租金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明确新就业大学生这一群体住房支付能力如何及需要何种供给,有助于给予有效供给、留住人才、增加城市活力。本文首先基于住房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的归纳整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西安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现状:商品住房市场供给不能有效满足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需求造成了住房条件差;通过计算发现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过高,导致住房支付能力差。其次,构建住房支付能力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调研数据,对新就业大学生租房和购房两种居住方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影响租房支付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学历、月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是否租房过渡;影响购房支付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学历、月收入、住房公积金、人均住房面积。引入虚拟变量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影响因子分析深度研究,具体分析各个因素的实际影响效果。再次,将租房支付能力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男性中本科学历的群体租房支付能力最低,女性中月收入在50...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支付能力及保障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017年预分配租赁型保障房项目

住房条件,购房,买房,大学生


直与3 3 2 0 815 18 28 15 76买房 9 8 13 1 31房 18 35 34 1 88买房 17 24 11 1 5324 27 19 1 7193 121 109 19 3427.19% 35.38% 31.87% 5.56% 100.0主要目的中,结婚用房最多占 35.96%,其次是归属感和着是改善住房条件占 25.73%,最后是投资增值占 3.80%(见提条件是拥有自己的住房这一观念依旧深入人心。归属感和安全

住房租赁市场,政策,住房保障,大学生群体


图 3.12对西安市的住房租赁市场的信任程度 显示,对于西安市面向新就业大学生群体开放的公租房政策达 38.60%表示并不清楚有该项政策,21.35%表示想去试一试少,自己享受不到,13.15%认为公租房位置偏远,不会选择学生对于惠及自身的住房保障政策了解度不够,政府应加大传力度。不清楚有该项政策, 38.60%僧多粥少,自己享受不到,26.90%公租房位置偏远,不会选择,13.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维度模型的城镇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研究[J]. 吴翔华,王竹.  统计与决策. 2017(18)
[2]基于CLHA模型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J]. 姜永生,赵元恒.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6(05)
[3]居民首次购房行为特征及宏-微观影响因素——基于哈尔滨样本的研究[J]. 张园,武永祥.  系统管理学报. 2016(02)
[4]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J]. 魏玮.  城市问题. 2015(11)
[5]中国城市青年的住房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独生属性和流动特征的实证分析[J]. 宋健,李静.  人口学刊. 2015(06)
[6]基于HAQ模型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J]. 施建刚,颜君.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09)
[7]住房消费的攀比性与主观幸福感[J]. 范红忠,范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8]转型时期我国城市住房问题思考——基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视角[J]. 刘宝香,吕萍.  现代管理科学. 2015(05)
[9]大城市新就业人员的自发型聚居空间解析[J]. 强欢欢,吴晓,王慧.  规划师. 2015(03)
[10]住房消费保障研究述评[J]. 李德阳,曹昭煜.  消费经济. 2015(01)

博士论文
[1]城市边缘区低收入大学生社会空间研究[D]. 盛明洁.清华大学 2016
[2]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住房保障需求研究[D]. 崔玉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范围测算研究[D]. 陆思宇.青岛理工大学 2016
[2]从住房支付能力角度对低收入社区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D]. 李玉麟.云南财经大学 2014
[3]昆明市主城四区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问题研究[D]. 李佳璇.云南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26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326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