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7:24
本文以2013年来商事制度改革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各地级市的经济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了商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显著促进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但政策效果因地区的分布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中西部地区进行商事制度改革的效果要高于东部地区,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影响机制来看,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了商事审批环节,促进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促进了企业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当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商事审批环境,加大对中西部改革的支持力度,推进商事审批部门的协同合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组与对照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趋势(单位:个)
图 3.2 中国市级商事制度改革地区数量和累计分布图(单位:个)图 3.2 报告了地级市推行商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表 3.1 是描述性统计从 2009 年佛山、深圳和东莞进行商事制度改革试点以来,迅速的推广到全国各地区开始逐步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截止到 2016 年末,294 个地级市推行了事制度改革。表 3.1 商事制度改革的统计情况表(单位:个)区域 先照后证 注册资本认缴制 多证合一全样本 294 294 176东部 135 128 71中部 107 92 59西部 52 74 46注:本文收集了 294 个地级市商事制度改革的信息,由于数据的缺失,本文最终采用包含验组和对照组在内的 248 个地级市的数据。
图 5.1 目标地市与其对照组地市的期后 RMSPE 与期前 RMSPE 比值通过有效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目标省市区域,商事制度改革有促进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和地区的企业发展。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部分地级市做了安慰剂检验。5.2 其他度量企业发展的指标上述回归分析以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检验上述回归的稳健性,我们将模型(3.2)中的被解释变量分别替换成规模以上企业从员(emp)、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出(to)、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ta),重新进回归分析,表 5.1 为因变量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emp)时的稳健性回果。表 5.1 稳健性检验结果(因变量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 emp)lnemp 全样本 东部 中部 西部
本文编号:3342877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组与对照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趋势(单位:个)
图 3.2 中国市级商事制度改革地区数量和累计分布图(单位:个)图 3.2 报告了地级市推行商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表 3.1 是描述性统计从 2009 年佛山、深圳和东莞进行商事制度改革试点以来,迅速的推广到全国各地区开始逐步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截止到 2016 年末,294 个地级市推行了事制度改革。表 3.1 商事制度改革的统计情况表(单位:个)区域 先照后证 注册资本认缴制 多证合一全样本 294 294 176东部 135 128 71中部 107 92 59西部 52 74 46注:本文收集了 294 个地级市商事制度改革的信息,由于数据的缺失,本文最终采用包含验组和对照组在内的 248 个地级市的数据。
图 5.1 目标地市与其对照组地市的期后 RMSPE 与期前 RMSPE 比值通过有效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目标省市区域,商事制度改革有促进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和地区的企业发展。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部分地级市做了安慰剂检验。5.2 其他度量企业发展的指标上述回归分析以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检验上述回归的稳健性,我们将模型(3.2)中的被解释变量分别替换成规模以上企业从员(emp)、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出(to)、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ta),重新进回归分析,表 5.1 为因变量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emp)时的稳健性回果。表 5.1 稳健性检验结果(因变量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 emp)lnemp 全样本 东部 中部 西部
本文编号:3342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34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