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因素与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1:54
利用产出距离函数将农业碳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变化,并实证测算1995—2016年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年均提高3.57%,单位GDP碳排放量年均下降3.31%,累计下降50.96%,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效应。(2)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碳生产率提升有正向影响,劳动力价格上涨有负向影响。(3)中国农业碳生产率表现出"东高西低,阶梯分布"的空间特征,东南沿海省份和西北省份存在区域"农业碳生产率缺口",且呈缺口扩大趋势。鉴于此,为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化肥、农机用油与工资价格指数对比(1995=100)
如图1所示,1995—2016年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年均提高3.57%,单位GDP碳排放量年均下降3.31%,累计下降50.96%。总体来看,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呈波动变化趋势,其中,1995—2004年为缓慢增长阶段,年均增速为2.84%。2005—2007年为快速上升阶段,年均增速达到6.52%。2008—2016年为增速下降阶段,年均增速为3.39%。2.2 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变化的分解
2.4.1 技术进步1995—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2.93%、2.97%和2.78%,其中山西、天津、贵州、上海、云南等地技术进步变化增长率均超过4%,说明农业技术前沿面扩展对于各区域碳生产率增长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也应该警惕未来农业技术进步变缓可能带来的碳生产率的停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布演进与空间俱乐部收敛研究[J]. 程琳琳,张俊飚,曾杨梅,吴贤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7)
[2]碳约束下中国县域尺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 揭懋汕,郭洁,陈罗烨,雪燕,薛领. 地理研究. 2016(05)
[3]中国省域农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依赖效应[J]. 程琳琳,张俊飚,田云,周晓时. 资源科学. 2016(02)
[4]低碳视角下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J]. 田伟,杨璐嘉,姜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14(05)
[5]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 田云,张俊飚,尹朝静,吴贤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
[6]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J]. 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 管理世界. 2014(05)
[7]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 张丽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2)
[8]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J]. 孙广生,黄祎,田海峰,王凤萍. 经济研究. 2012(09)
[9]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 李波,张俊飚. 经济地理. 2012(07)
[10]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匡远凤,彭代彦. 经济研究. 2012(07)
本文编号:3359039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化肥、农机用油与工资价格指数对比(1995=100)
如图1所示,1995—2016年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年均提高3.57%,单位GDP碳排放量年均下降3.31%,累计下降50.96%。总体来看,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呈波动变化趋势,其中,1995—2004年为缓慢增长阶段,年均增速为2.84%。2005—2007年为快速上升阶段,年均增速达到6.52%。2008—2016年为增速下降阶段,年均增速为3.39%。2.2 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变化的分解
2.4.1 技术进步1995—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2.93%、2.97%和2.78%,其中山西、天津、贵州、上海、云南等地技术进步变化增长率均超过4%,说明农业技术前沿面扩展对于各区域碳生产率增长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也应该警惕未来农业技术进步变缓可能带来的碳生产率的停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布演进与空间俱乐部收敛研究[J]. 程琳琳,张俊飚,曾杨梅,吴贤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7)
[2]碳约束下中国县域尺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 揭懋汕,郭洁,陈罗烨,雪燕,薛领. 地理研究. 2016(05)
[3]中国省域农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依赖效应[J]. 程琳琳,张俊飚,田云,周晓时. 资源科学. 2016(02)
[4]低碳视角下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J]. 田伟,杨璐嘉,姜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14(05)
[5]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 田云,张俊飚,尹朝静,吴贤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
[6]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J]. 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 管理世界. 2014(05)
[7]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 张丽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2)
[8]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J]. 孙广生,黄祎,田海峰,王凤萍. 经济研究. 2012(09)
[9]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 李波,张俊飚. 经济地理. 2012(07)
[10]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匡远凤,彭代彦. 经济研究. 2012(07)
本文编号:335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35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