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竞争、土地供给结构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发布时间:2021-12-28 02:04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土地供给结构与产业规模
一个地区最优土地供给结构受另一地区土地供给结构的影响。地区1调整工业用地比重时,如果地区2不参与这种基于土地供给结构的竞争,则地区2的产业份额会受损,进而导致当地人口、产业流出和住房价格的下降。当地区1调整工业用地比重时,地区2会根据地区1的行为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工业用地比重,反之亦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南北两地区博弈的反应曲线。给定地区1工业用地比重 S ˉ 1∈(0,1),模拟找出使n2取值最大的 S ˉ 2,则( S ˉ 1, S ˉ 2)为地区2反应曲线上的一点。当S1在(0,1)遍历取值时,可以得到地区2为获得最大化的产业规模所选择的S2取值,通过拟合可得地区2对地区1的反应曲线。同理可得地区1的反应曲线。两条反应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土地供给结构的纳什均衡点(NE),如图2所示。此时,两地区的土地供给结构达到最优点,地方政府没有激励改变本地的土地供给结构。表1显示了在不同情形下,两地区的工业用地比重、企业家数量、企业数量、住房价格和工业用地价格。对于市场决定土地供给结构的情形,相关变量根据式(17)~式(19)计算。对于地区1干预、地区2不干预的情形,S 1 max 取值根据图1的模拟结果确定;对于两地区都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情形,S1和S2的取值由图2的NE点确定。后两种情形,房价和工业地价根据式(10)~式(15)计算。当土地在城市内部配置完全由市场决定,均衡时的住宅地价和工业地价相等。若两地区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则均衡时城市住宅地价为1.531,比市场决定的情形高80.1%;工业地价为0.196,仅相当于市场决定情形的23.1%,此时,工业地价仅相当于住宅地价的12.8%。根据2012—2016年《国土资源统计公报》对105个重点城市监测数据,2012—2016年出让的建设用地中,历年工业地价均值仅分别相当于住宅地价均值的14.5%、13.9%、14.1%、13.9%和13.2%。模拟结果与现实情形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重构与房价调控长效机制建设[J]. 陈小亮,李三希,陈彦斌.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1)
[2]供需错配:解开中国房价分化之谜[J]. 韩立彬,陆铭. 世界经济. 2018(10)
[3]房地产价格上涨能推动经济增长吗?[J]. 陈斌开,黄少安,欧阳涤非. 经济学(季刊). 2018(03)
[4]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出路[J]. 郭克莎,黄彦彦. 财贸经济. 2018(01)
[5]土地政策、供地结构与房价[J]. 张莉,年永威,皮嘉勇,周越. 经济学报. 2017(01)
[6]高房价抑制新企业进入了吗?——来自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胡草,范红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为经济增长而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分析[J]. 王媛,杨广亮. 管理世界. 2016(05)
[8]中国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之谜:基于人口结构视角[J]. 李超,倪鹏飞,万海远. 经济研究. 2015(05)
[9]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J]. 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4)
[10]“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 郑思齐,孙伟增,吴璟,武赟. 经济研究. 2014(08)
本文编号:3553186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土地供给结构与产业规模
一个地区最优土地供给结构受另一地区土地供给结构的影响。地区1调整工业用地比重时,如果地区2不参与这种基于土地供给结构的竞争,则地区2的产业份额会受损,进而导致当地人口、产业流出和住房价格的下降。当地区1调整工业用地比重时,地区2会根据地区1的行为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工业用地比重,反之亦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南北两地区博弈的反应曲线。给定地区1工业用地比重 S ˉ 1∈(0,1),模拟找出使n2取值最大的 S ˉ 2,则( S ˉ 1, S ˉ 2)为地区2反应曲线上的一点。当S1在(0,1)遍历取值时,可以得到地区2为获得最大化的产业规模所选择的S2取值,通过拟合可得地区2对地区1的反应曲线。同理可得地区1的反应曲线。两条反应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土地供给结构的纳什均衡点(NE),如图2所示。此时,两地区的土地供给结构达到最优点,地方政府没有激励改变本地的土地供给结构。表1显示了在不同情形下,两地区的工业用地比重、企业家数量、企业数量、住房价格和工业用地价格。对于市场决定土地供给结构的情形,相关变量根据式(17)~式(19)计算。对于地区1干预、地区2不干预的情形,S 1 max 取值根据图1的模拟结果确定;对于两地区都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情形,S1和S2的取值由图2的NE点确定。后两种情形,房价和工业地价根据式(10)~式(15)计算。当土地在城市内部配置完全由市场决定,均衡时的住宅地价和工业地价相等。若两地区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则均衡时城市住宅地价为1.531,比市场决定的情形高80.1%;工业地价为0.196,仅相当于市场决定情形的23.1%,此时,工业地价仅相当于住宅地价的12.8%。根据2012—2016年《国土资源统计公报》对105个重点城市监测数据,2012—2016年出让的建设用地中,历年工业地价均值仅分别相当于住宅地价均值的14.5%、13.9%、14.1%、13.9%和13.2%。模拟结果与现实情形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重构与房价调控长效机制建设[J]. 陈小亮,李三希,陈彦斌.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1)
[2]供需错配:解开中国房价分化之谜[J]. 韩立彬,陆铭. 世界经济. 2018(10)
[3]房地产价格上涨能推动经济增长吗?[J]. 陈斌开,黄少安,欧阳涤非. 经济学(季刊). 2018(03)
[4]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出路[J]. 郭克莎,黄彦彦. 财贸经济. 2018(01)
[5]土地政策、供地结构与房价[J]. 张莉,年永威,皮嘉勇,周越. 经济学报. 2017(01)
[6]高房价抑制新企业进入了吗?——来自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胡草,范红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为经济增长而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分析[J]. 王媛,杨广亮. 管理世界. 2016(05)
[8]中国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之谜:基于人口结构视角[J]. 李超,倪鹏飞,万海远. 经济研究. 2015(05)
[9]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J]. 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4)
[10]“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 郑思齐,孙伟增,吴璟,武赟. 经济研究. 2014(08)
本文编号:3553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55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