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度及其融合效率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02:30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群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区域构成。作为城市群内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集中配置的重要载体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城市新区在区域内的空间区位关系与产城功能的合理配置,是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由于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对城市新区的发展理念存在偏差,过于重视产业发展、忽视城市功能,规划的编制思路缺乏整体性,建设方式粗放等原因,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新区存在“产”、“城”、“人”分离,与母城或城市群互动不足、规划难以衔接,土地低效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以及园区生态建设落后等问题。于是,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压力之下,城市新区纷纷开始寻求向新城转型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城市新区需要承接和疏解母城或城市群的部分产业、城市功能和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城市新区需要与母城或城市群融合发展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产城融合不仅是国家级城市新区自身用地功能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也是城市群内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在新一轮国家级新区建设高潮的背...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差异化发展的四分图管理矩阵
差异化发展的四分图管理矩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唐承丽,吴艳,周国华. 地理研究. 2018(02)
[2]新城新区产城分离现状、原因及对策[J]. 杨雪锋,林森. 行政科学论坛. 2017(04)
[3]中国开发区“产城分离”的机理研究[J]. 孔翔,顾子恒.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3)
[4]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评价[J]. 张建清,沈姊文.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3)
[5]江苏省产城融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 何育静,夏永祥.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2)
[6]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度评价[J]. 郑宝华,朱佳翔. 统计与决策. 2016(18)
[7]产城融合研究:回顾与新探[J]. 石忆邵.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5)
[8]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中市产城融合度研究[J]. 杨惠,方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6)
[9]基于DEA模型的天津市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 闫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S1)
[10]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陈利顶,李双成. 地理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与扩展的效率研究[D]. 王晓红.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D]. 肖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 江立武.南京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促进山西省物流产业效率提升的对策研究[D]. 闫子昊.山西财经大学 2017
[2]基于DEA方法的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亚男.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度研究[D]. 陈敏.华东交通大学 2016
[4]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借鉴日本首都圈经验[D]. 张海宁.河北大学 2016
[5]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研究[D]. 周作江.湖南师范大学 2015
[6]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D]. 黄苹.山东大学 2015
[7]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瞿颖.南京师范大学 2015
[8]产城融合目标下京津冀城市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化研究[D]. 刘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9]新城建设中的产城融合路径研究[D]. 谢东升.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基于产城融合的近郊型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D]. 景丽华.兰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5219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差异化发展的四分图管理矩阵
差异化发展的四分图管理矩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唐承丽,吴艳,周国华. 地理研究. 2018(02)
[2]新城新区产城分离现状、原因及对策[J]. 杨雪锋,林森. 行政科学论坛. 2017(04)
[3]中国开发区“产城分离”的机理研究[J]. 孔翔,顾子恒.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3)
[4]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评价[J]. 张建清,沈姊文.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3)
[5]江苏省产城融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 何育静,夏永祥.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2)
[6]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度评价[J]. 郑宝华,朱佳翔. 统计与决策. 2016(18)
[7]产城融合研究:回顾与新探[J]. 石忆邵.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5)
[8]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中市产城融合度研究[J]. 杨惠,方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6)
[9]基于DEA模型的天津市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 闫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S1)
[10]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陈利顶,李双成. 地理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与扩展的效率研究[D]. 王晓红.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D]. 肖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 江立武.南京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促进山西省物流产业效率提升的对策研究[D]. 闫子昊.山西财经大学 2017
[2]基于DEA方法的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亚男.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度研究[D]. 陈敏.华东交通大学 2016
[4]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借鉴日本首都圈经验[D]. 张海宁.河北大学 2016
[5]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研究[D]. 周作江.湖南师范大学 2015
[6]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D]. 黄苹.山东大学 2015
[7]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瞿颖.南京师范大学 2015
[8]产城融合目标下京津冀城市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化研究[D]. 刘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9]新城建设中的产城融合路径研究[D]. 谢东升.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基于产城融合的近郊型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D]. 景丽华.兰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5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55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