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5:01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区域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历程,是当今世界、社会及其学术界极其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农业、粮食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推行与实施,“三化”协调的推进,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河南省城镇化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稳步推进与发展。但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是否沿着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发展,以往文献并未深刻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多种定量、定性方法及其技术手段,在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背景、发展状态、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对河南省城镇化内部系统协调发展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有了清楚认识,通过合理适度的人口结构、高效集约的经济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城市规划政策、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推进和适应河南省城镇化快速、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以及综合城镇化得分呈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明显上升趋势。以2012年为例,分析各系统空间格局,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存在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征,土地城镇化呈现出东北部和中西部偏低。(2)(1)2000-2012年13年间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度呈现倒“V”型发展趋势特征明显,经历了上升-下降,表明城镇化系统之间的差距由缩小-扩大的方向演变;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从2000到2003年的失调阶段逐渐发展到2004年到2007年的过渡阶段,最后到2008年到2012年的协调发展阶段,实现了协调发展类型有失调衰退类转变为协调发展类的良性发展,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协调发展度变化趋势各异,61%省辖市的城镇化内部系统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39%的省辖市,如郑州、开封、鹤壁、新乡、许昌、南阳和商丘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明显,在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也促成了河南省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2)18个省辖市协调发展水平偏低,所属类别较差,地区间协调发展度差距大,且有扩大趋势,空间分异明显,并呈现圈层变化结构;滞后、超前类型多样。(3)通过全局自相关指数与局部关联性测度,说明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但逐渐呈现空间弱化的态势,空间负相关增强;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空间离散程度较高,空间特征表现为非典型性;高值区主要位于豫西北部,低值区集中分布在豫东南塌陷区,高值区集中分布在低值区的外围,低高区均不显著。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内部子系统协调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城镇化内部系统协调发展总体时序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省辖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推进、区域综合发展,缩小区域发展梯度差距意义重大,对科学有效制定与推行区域发展战略,各省辖市具体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中部地区的发展与崛起提供借鉴性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河南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TU98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2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3
- 1.2.2 实践意义:13-14
- 1.3 文献综述14-24
- 1.3.1 研究综述14-23
- 1.3.2 文献评析23-24
- 1.4 研究设计24-27
- 1.4.1 研究内容24-25
- 1.4.2 技术路线25-27
- 1.5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27-29
- 1.5.1 研究区域概况27-28
- 1.5.2 数据来源28-29
- 2 研究的基础29-39
- 2.1 城镇化相关概念29-31
- 2.1.1 城镇化29-30
- 2.1.2 城镇化协调发展30-31
- 2.2 相关理论基础31-33
- 2.2.1 系统论31-32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32-33
- 2.2.3 协调发展理论33
- 2.3 研究方法33-39
- 3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39-47
- 3.1 指标体系39-41
- 3.1.1 指标选取原则39-40
- 3.1.2 指标体系构建40-41
- 3.2 城镇化子系统指数分析41-47
- 3.2.1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指数时间演变分析42-43
- 3.2.2 2012年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格局43-47
- 4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变化分析47-59
- 4.1 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47-48
- 4.2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度、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特征48-50
- 4.3 各省辖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时序变化特征50-52
- 4.4 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演变分析52-59
- 4.4.1 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明显54-56
- 4.4.2 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且协调发展差距大56-57
- 4.4.3 超前类型多样57-59
- 5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自相关分析59-67
- 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59
- 5.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59-67
- 5.2.1 Moran’s I散点图59-63
- 5.2.2 LISA集聚图63-67
- 6 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建议67-71
- 6.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镇化协调发展内生动力67-68
- 6.2 构筑合理城镇体系,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68-69
- 6.3 挖掘土地利用潜力69-70
- 6.4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70-71
- 7 结语71-75
- 7.1 主要结论71-72
- 7.2 创新点72
- 7.3 不足与展望72-75
- 参考文献75-83
- 致谢8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86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跃进;清风有约 劲舞中原[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河南省纪委驻省人口计生委纪检组 供稿;河南省人口计生行风建设实践与探索[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王杰英;解放思想谈体会建言献策谋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8年
4 王杰英 丁树德 王丽 刘戈宇;为了甜蜜的事业[N];中国人口报;2007年
5 通讯员 章宇环 郜艳 宋清华;市人口计生委三项措施贯彻落实 新修订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N];焦作日报;2014年
6 李树成;河南:走进老有所依的春天[N];中国妇女报;2014年
7 河南省纪委驻省人口计生委纪检组 薛勤功 杨新力 全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记者 屈芳;生育将有小回潮 规模总体可控[N];河南日报;2013年
9 特约记者 王杰英;河南省人口文化促进会成立[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桂娟;河南人口明年7月7日或突破1亿[N];中国改革报;2009年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7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