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演变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演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及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探讨了重心演变规律,凝练了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经济结构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向北移动,年均移动距离28.03 km。分品种来看,稻谷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向东北移动;玉米和大豆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来回移动,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小麦的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稳定徘徊。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波动程度显著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玉米、稻谷、大豆、小麦。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作物 产量 重心模型 移动距离 GIS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130)
【分类号】:F326.11;F224
【正文快照】: 粮食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由于我国地广人多,自然资源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息息相关[1-2]。另外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生产环境各不相同,对资源环境的适宜性存在差异,从而分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榆;黄贤金;赵栻泰;王倩倩;陆汝成;赵小风;;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2 卢俊宇;黄贤金;陈逸;肖潇;;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时空演变分析[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3 房茜;吴文祥;;气候变化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1年03期
4 许艳;濮励杰;张丽芳;朱明;;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立军,褚庆全,胡志全,吴永常;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变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05期
6 徐志宇;宋振伟;陈武梅;邓艾兴;陈阜;张卫建;;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徐志宇;宋振伟;邓艾兴;陈武梅;陈阜;张卫建;;近3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驱动因素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刘玉;王国刚;高秉博;周艳兵;;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研究——基于199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6期
9 韩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J];农村经济;2013年05期
10 唐华俊;;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哲;李迎春;;气候变化对江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7期
2 郑冰婵;;近100年及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3 韩丽娜;王俊朝;;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黄姣;高阳;李双成;;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变化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汪希成;徐芳;;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6 杨玉蓉;刘文杰;邹君;;基于虚拟耕地方法的中国粮食生产布局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7 郑华伟;张锐;张俊凤;刘友兆;;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8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9 刘玉;刘彦随;郭丽英;;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地域功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控[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10 何奇瑾;周广胜;;我国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国平;;我国稻谷供需的中长期预测[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2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3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4 刘正山;;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5 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周寅康;;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6 韩书成;濮励杰;;江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7 雷广海;刘友兆;陆效平;;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8 赵小风;黄贤金;张兴榆;陆汝成;李衡;;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_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9 蓝庆新;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10 许经勇,黄焕文;有关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53—1960年爪哇和马都拉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2年04期
2 陈富桥,祁春节;1990~2001年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经济效益评价[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年01期
3 张玉芬,王淑华,李莹,贾振德,李胜春,程远军;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5年02期
4 郑智慧;;六安市粮食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5期
5 黄峨;关于榕台粮食作物生产交流合作的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1999年S1期
6 郑少锋,邵建成;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3期
7 李毳,李秉龙;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05期
8 耿红莉;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概率优势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靳映全;史永利;;庄浪县粮食作物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2009年02期
10 李萍萍;刘恩财;谢立勇;赵洪亮;;气候变化对吉林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曼;郭翔宇;;基于比较优势的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A];2006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全球四大粮食作物生产前景堪忧[N];粮油市场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陈国润 通讯员 张波;我市粮食作物生产再创历史新高[N];朔州日报;2007年
3 记者 于海彦;哈市粮食效益去年创新高[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4 见习记者 陈国润 通讯员 张波;我市粮食作物生产再创新高[N];朔州日报;2008年
5 赵云;元参价格落向低谷[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雷雨 张贻发 方玮;未来种水稻有望实现自动化[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7 记者 孙秀霞;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普增[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8 孙凡;大洼县将一次性发放粮食综合直补资金[N];盘锦日报;2006年
9 李俊辉;合水引导农民耕种“花样田”[N];陇东报;2007年
10 记者 王瑜;东北华北多地三代粘虫严重暴发[N];农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大瑜;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允英;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优化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阴潇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区域转移问题的探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建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消费体系养分流动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演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9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