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众创的概念模型构建及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5 01:05

  本文关键词:众创的概念模型构建及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信息传输的原有模式,并逐渐改变着企业的竞争环境。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梳理现有研究发现,创新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而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创新民主化的环境正在走向成熟,新一代的创新2.0模式逐步形成。然而当下对于这种依托于互联网而生的新型创新模式的关注依然有限。本文在梳理传统创新模式向新一代创新模式演进的基础上,以众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众创的概念,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众创概念模型,并且以拍卖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众创竞赛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机制。具体来讲,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首先,创新性地提出了众创的概念模型。笔者认为,众创是指在现代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热爱创新的大众(创新者)基于由企业搭建的或者自发形成的互联网平台实施创新活动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成果的展示或出售,而另一方面其他企业或个人(需求者)通过互联网搜寻和获取创新成果并加以利用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论文利用动机-机会-能力理论识别了众创的三层核心含义:创新动机的广泛存在、创新机会的日益均等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以互联网为核心构建了众创的“社区-研发-市场”(c-D-M)三阶段概念模型,并通过对比的方法识别了众创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其实践模式。 其次,以拍卖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了众创竞赛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机制。在本文构建的众创竞赛模型中,考虑一个发起者、多个参与者的单一阶段众创竞赛模型,在满足一定假设的条件下,该模型可以转化为虚拟的全支付拍卖模型。在金钱和荣誉(“M-H”)双动机条件下,利用该模型求解出创新参与者的均衡努力水平。分析求解结果可以发现:第一,对于满足私人价值模型的众创竞赛,存在至少一组对称纯策略纳什均衡解;第二,技能水平越高的参与者,越倾向于付出较高的努力水平;第三,相对于传统的创新,众创竞赛能在转移创新风险的同时,显著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而双动机条件下同样的竞赛奖励能带来更高的参与者均衡努力水平。
【关键词】:众创 web2.0 创新2.0 众创竞赛 创新民主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F224.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问题的提出12-14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5 主要创新点16-18
  • 第2章 众创的理论基础和成因18-24
  • 2.1 相关理论基础18-21
  • 2.1.1 众包18
  • 2.1.2 Web 2.018-19
  • 2.1.3 长尾理论19
  • 2.1.4 众创空间与创客19-20
  • 2.1.5 其他相关理论20-21
  • 2.2 创新模式的演进与众创模式的成因21-24
  • 第3章 众创的概念模型24-34
  • 3.1 众创的概念模型构建24-31
  • 3.1.1 众创的概念模型24-28
  • 3.1.2 众创的特征28-30
  • 3.1.3 众创的分类30-31
  • 3.2 众创的实践模式31-32
  • 3.2.1 Innocentive网站的创新众包模式31
  • 3.2.2 苹果App Store的众创模式31-32
  • 3.3 小结32-34
  • 第4章 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34-46
  • 4.1 拍卖理论与众创竞赛34-37
  • 4.1.1 拍卖与全支付拍卖34-35
  • 4.1.2 众包竞赛与全支付拍卖35-36
  • 4.1.3 从众包竞赛到众创竞赛36-37
  • 4.2 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37-46
  • 4.2.1 众包竞赛的博弈模型37-40
  • 4.2.2 众包竞赛的“M-H”双动机博弈模型40-42
  • 4.2.3 众创竞赛的“M-H”双动机模型42-43
  • 4.2.4 分析与讨论43-46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园;;百事:用社交网络“众包”公益营销[J];成功营销;2010年04期

2 仲秋雁;王彦杰;裘江南;;众包社区用户持续参与行为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玉凤;;“众包模式”对科技传播的革新[J];科技传播;2010年04期

4 叶伟巍;朱凌;;面向创新的网络众包模式特征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1期

5 郝琳娜;侯文华;刘猛;;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R&D创新水平策略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14年04期

6 刘文华;阮值华;;众包:让消费者参与创新[J];企业管理;2009年07期

7 汪来喜;丁日佳;王源昌;;众包:企业创新民主化的方法[J];企业活力;2007年04期

8 肖岚;陈晨;;服装设计“众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3期

9 刘萍;望俊成;王亮;赵媛斌;;Web 2.0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06期

10 赵夫增;丁雪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众协作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众创的概念模型构建及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51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