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区域比较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区域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征,使得它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在模型中加入代表不同经济含义的空间权重矩阵,考察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通过经济联系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简单相邻关系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对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从不同的交通方式看,铁路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公路的空间溢出效应。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号2013-A-38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1001917) 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开放招标课题:长江经济支撑带城市群联动发展与协调机制研究
【分类号】:F512;F224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自从Aschauer(1989)年利用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后,这方面研究层出不穷[1]。Munnell(1990、1992)[2-3]、Dmurger(2001)[4]、范九利和白暴力(2004)[5]与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6]的研究都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增长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周浩;;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其产业差异——基于空间计量的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2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3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4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本家;;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4期
2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3 刘阳;秦凤鸣;;The scale of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 perspective from demand side[J];China Economist;2009年05期
4 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5 张秀莲;王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3期
6 张军涛;毕乐强;纪昭君;;东北三省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7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8 胡际;陈雯;;生产者服务业对第二产业TFP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9 李伟军;;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10 张志;周浩;;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其产业差异——基于空间计量的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金秀;反危机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毕安平;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苏畅;公共基础设施与R&D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唐娟;我国区域资金洼地效应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龚锋;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彭艳辉;电信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光勇;TFP增长、资本深化与经济收敛[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7 王秀美;基础设施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张蕊;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庞拥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宗轩;交易费用、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4 骆永民;;公共物品、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5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6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7 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5期
8 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9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10 李泊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东,李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3期
2 刘立峰,付长亭;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若干问题[J];建筑经济;2001年01期
3 沈江宁;世行贷款的又一功能:为基础设施筹集建设资金[J];四川财政;2001年05期
4 袁星侯;从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性看我国西部开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唐懿;夯实基础设施的基础[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03期
6 朱昶;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广西经贸;2001年08期
7 朱学东,李旭;关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1期
8 ;我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J];能源工程;2001年01期
9 罗光强;扩大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范围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未来几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建材;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军岐;段云娇;;北京市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8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10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忠诚;加快吉首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武平乐;要精益求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早制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案[N];洛阳日报;2008年
3 红艳;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我市经济发展[N];西安日报;2008年
5 康洋 许传宝;科学统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N];解放军报;2009年
6 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孙红旗;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N];人民日报;2009年
7 复旦大学教授 俞吾金;重视“另一类基础设施”建设[N];解放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孟为;北京今年预计1600亿投向基础设施[N];北京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忠;讨论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N];闽北日报;2009年
10 全国人大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一定要打好知识经济的基础[N];中国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田军华;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章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结构创新之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刘敏;海淀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邹义珍;构建六合基础设施新体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崴;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冯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高春燕;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闫丹丹;长春市基础设施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乃龙;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白露;临沂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吉耶罗(Ndinelao Nghiwet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南非的历史经验[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区域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5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