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市规模、流动成本与异质性就业

发布时间:2017-07-31 16:04

  本文关键词:城市规模、流动成本与异质性就业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规模 流动成本 异质性劳动力 就业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引入劳动力流动成本假设,分析了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时,异质性劳动力在不同规模城市、区位和部门的就业选择。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文章研究发现:(1)劳动力流动成本的存在,使得城市规模与消费者效用之间呈倒U型关系;(2)高技能水平劳动力集聚于大城市的中心区域或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就业,低技能水平劳动力则选择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边缘地区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城市规模 流动成本 异质性劳动力 就业
【基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劳动力有限流动下城市的比较优势:来自中国的证据”(2014B0802)
【分类号】:F299.2;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经历了快速增长。1978~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和世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相比,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文聪;陈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收入差异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陈晓宇;;论教育的产品属性与营利性学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荀关玉;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的价值判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陈瑞祥;;为什么存在公务员热?——基于中国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5 苏华;;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求索;2012年02期

6 罗楚亮;李实;;初次就业、失业及收入效应与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机会[J];改革;2009年09期

7 张世伟;吕世斌;;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和收入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8年03期

8 谢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曾旭晖;再就业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力资本效用——来自成都市下岗女工的调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3期

10 张卓妮;吴晓刚;;农村劳动力迁移与中国工资收入不平等的地区差异:来自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证据[J];人口与发展;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石坚;;基于区位理论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克明;;教育的收入功能新探:工作流动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存贵;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杨志刚;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磊磊;山东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桑操;我国教育回报水平的估算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秀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凯兵;中等职业教育产出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晶;高等教育滞胀形成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祥思;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黄文佳;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培培;企业特征与收入不平等[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翠华;新疆教育差异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水映,李晶;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J];人口研究;2002年05期

2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3 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年04期

4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5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6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7 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年02期

8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2003年04期

9 汪汇;陈钊;陆铭;;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10期

10 刘晓峰;陈钊;陆铭;;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J];世界经济;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599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99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