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02:09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全要素生产 农业发展 敛散性 DEA-Malmquist


【摘要】: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 农业发展 敛散性 DEA-Malmquist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完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12CJL03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政治经济学”(NCET-11-0105) 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化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2012FJL001)的资助
【分类号】:F323;F224
【正文快照】: 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与要素投入共同构成了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就农业经济而言,TFP度量了要素投人之外,因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而实现的增长,在一国的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发展即TFP替代要素投入且贡献度持续提高的过程(Coelli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蒂;李晓钟;;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2 石慧;孟令杰;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年03期

3 余康;郭萍;章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动态演进的决定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解研究[J];经济科学;2011年02期

4 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5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6 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7 王兵;杨华;朱宁;;中国各省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11年10期

8 赵蕾;杨向阳;王怀明;;改革以来中国省际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郭萍;余康;黄玉;;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变动与分解——基于F釨re-Primont生产率指数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10 李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海;李均立;吴顺祥;;种植类农业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2 钱良信;;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3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申探明;姜雅莉;;中国苹果主产区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13期

5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韩晶;;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杨晓维;蒋家亮;黄新春;;禀赋异质的同质劳动供给与工资决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康飞;吕廷杰;吕昌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效率、效率增长及区域差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解百臣;吴育华;邓英芝;;客车行业生产效率变动趋势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普;;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乾;;中国保险业经营效率的动态演进:基于DEA与MI模型的考察[A];保险学术获奖成果汇编(2008)[C];2009年

5 梁流涛;;区域不同工业行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视角[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6 刘燕妮;高鹏;;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8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9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郭淑芬;郝言慧;;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旭升;中国水资源配置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坤;我国柑橘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峰;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舒朗山;农户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置模式选择行为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杨静;中部六省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史磊;基于DEA模型的上海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宣扬;FDI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文国庆;地方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2期

2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3 陈来,杨文举;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态趋同:产出增长率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4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5 姚增福;郑少锋;;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步与效率损失测度——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省际数据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6 李录堂;薛继亮;;我国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郭军华;李帮义;;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2期

8 周民良;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污染[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9 黄季q;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10 ;中国农村改革与市场经济——纪念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J];管理世界;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葛继红;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张劲松;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梁流涛;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昆太;;如何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协同创新作用[J];科技广场;2012年12期

2 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崔和瑞,赵黎明;基于三角系统模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4 潘学标;西部旱区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5 姚延婷;陈万明;;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6 陈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7 俞菊生;张晨;罗强;;区域农业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上海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8 李超;沙文生;闵颖;朱莉;;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1期

9 李宁;杨印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非均一评价与判别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年02期

10 Bj銉rn Sundeli;郑亚新;;波罗的海区域农业的未来:可持续农业和新技术发展[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楚瑶;;洞庭湖区域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巍;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年内开工[N];河北日报;2013年

2 记者 康行远 通讯员 葛伟    ;湘家荡区域前三季度投资超过16亿元[N];嘉兴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士军;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园;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夏庚;新疆南疆地区城镇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3年

3 黄晓东;基于Ajax技术的区域农业产业优势分析与优化工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程国强;平顶山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0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670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