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潜路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潜路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始规模条件路径依赖"、"文化堕距阻碍"和"制度约束陷阱"3种潜路径对TFP增长存在的负向影响,并建议政府实施让权和限权,加大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将潜路径对TFP的负向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潜路径影响
【分类号】:F224;F124
【正文快照】: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的,以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目的的,如二元经济结构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等政策举措,称为影响TFP增长的显路径。在逻辑上,由于政府的这些举措往往都是基于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如果显路径对TFP增长的影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那么随着改革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邢春冰;;经济转型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决定——从“下海”到“下岗”[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3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权利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林毅夫;;21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勇;古明明;Dwright Perkins;;文化变迁、制度演进与改革和发展——制度与文化变迁视角的社会发展机制和改革发展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4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5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6 王丽丽;;门槛效应、制造业地区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贸易开放的视角[J];财经论丛;2012年03期
7 谢冬水;黄少安;;经营式农业变迁与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停滞——基于人才配置模式的探讨[J];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8 薛欣欣;;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1期
9 丁小飞;康朔;;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04期
10 马会端;黄青锋;;从“问题对话”到“方法转向”——“李约瑟难题”研究进路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毅夫;;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A];北京论坛(2011)主旨报告集[C];2011年
2 王雄元;何捷;;高管权力与普通职工薪酬:基于超额雇员和薪酬基数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4 邢春冰;李实;;中国城镇地区的组内工资差距:1995—2007[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5 邢春冰;;迁移、自选择与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城乡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6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及结构试探[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7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周卫民;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素[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璞;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文国庆;地方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宁培楷;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黄博;中国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工资互动[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宏宇;经济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都春燕;贸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收敛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莎莎;开放条件下我国地区分割与技术差距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8 廖翔;制度变迁对广东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刘坤;我国公有部门与非公有部门工资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促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2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5 Louis Kuijs;;China’s Pattern of Growth: Moving to Sustainability and Reducing Inequality[J];China & World Economy;2006年01期
6 陈弋;Sylvie Démurger;MartinFournier;杨真真;;中国企业的工资差异和所有制结构[J];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06期
7 邢春冰;;中国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决定与教育回报:分位回归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刚 ,范剑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5期
2 ;中国明年经济增长将超过8%[J];建筑机械化;2003年12期
3 ;今年经济增长百分之七没有问题[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9期
4 郭素芳;我国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04年03期
5 朱名宏;人力资源与国际化经济增长[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刘伟,蔡志洲;就业与经济增长[J];经济导刊;2004年10期
7 王林辉;郑吉春;李富强;;论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5年02期
8 孟科学;;我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杨晓敏;韩廷春;;制度变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10 戴贤荣;;浙江省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3 张宏亮;;陕西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4 ;第二十六章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5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总第8期)[C];2003年
6 刘江会;唐东波;;市场化进程中城乡财产性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王本年;;推动新时代经济增长,加速发展高科技能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东辉;孙华臣;;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再检验[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10 徐晓光;徐娜;;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最大化就业[N];民营经济报;2006年
2 诸大建;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N];文汇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yN淼;侯云春:经济增长“保8”可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鲜涛;南充出台措施促进经济增长[N];中国工商报;2009年
5 陈波,
本文编号:672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67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