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认知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认知与评价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化是必然面临的发展趋势和客观的社会发展要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城镇化发展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逐渐出现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如何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在迈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单位】: 望江街道现场动迁指挥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土地 节约集约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是建设新型城镇的关键之举。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所面临的土地保证供应问题需要尽快解决。1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基本认知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与城镇化表征是需要、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园;抓住机遇 经营城市土地[J];国土经济;2003年02期
2 朱有法;谢德体;骆云中;;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剖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徐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供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4 黎孔清;陈银蓉;;一座垂直的天空城市——香港的城市土地多元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2009年12期
5 丁兆民;城市土地的管理和使用[J];城市问题;1988年03期
6 张彦博;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规划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7 安旭东;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内涵开发利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3期
8 武斌;浅议城市土地经济特征[J];当代建设;2001年04期
9 明杰,姚宏善;城市建设资金渠道的创新: 城市土地证券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年10期
10 杨钢桥,毛泓;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形成过程与形成机制[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束伟星;;关于城市土地经营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建设规范的土地市场论文集[C];2002年
2 王辉;;城市化中土地合理利用的几个问题初探[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3 马欣;黄安永;;扭曲的城市土地供应[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杨重光;;论城市土地制度的二次改革[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王文革;;论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强制性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曲士军;;必须重视内陆小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7年
7 孙辉;;试论城市土地的利用与管理[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高尚德;陈若凝;;论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9 原玉廷;;城市土地“三权分离”理论依据及相关问题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罗璇;赵小敏;李芳颢;乐丽红;;小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各城市土地周出让情况一览表[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2 首席记者 杨应奇;城市土地咋成了“压寨夫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3 朱少东;如何经营好城市土地[N];兵团日报(汉);2004年
4 王南桂;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艾梅;科学运营城市土地企业政府各司其职[N];广东建设报;2004年
6 记者 苏天瑞;全市经营城市土地工作会议召开[N];商丘日报;2006年
7 主讲人 王文革;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法律制度解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各城市土地周成交情况一览表[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9 蒙毅 程本初 黄茂军(作者单位:重庆市土地房屋管理局);城市土地证券化 投资开发模式初探[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蔡永飞;农民对城市土地也拥有所有权[N];南方周末;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2 孟星;城市土地的政府管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黄绿筠;中国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小铁;转轨中的中国城市土地经济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6 李新刚;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马安胜;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土地协调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丛屹;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徐霞;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10 任平;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与机制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森;延吉市城市土地空间演变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哈晨路;合肥市城市土地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梁颖;城市土地供应制度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叶X晖;城市土地多中心结构优化模型理论探索[D];重庆大学;2004年
5 鲁慧;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郭妙卿;关于我国城市土地经营问题的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崔浩然;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绩效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潘捷;城市土地租税费体系协同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孙丽梅;构建我国城市土地精明增长利用机制探析[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卫勇;城市土地经营问题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编号:788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8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