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0:40

  本文关键词: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淮河流域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面板VAR模型 耦合协调度


【摘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淮河流域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淮河流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淮河流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困扰淮河流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而且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本文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证方法、影响因素研究等几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做出简要评论,以确定本选题研究方向。之后,本文就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制。 其次,本文分别构建了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分别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发现,淮河流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但在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从省域视角还是从地级市角度来分析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皆可以发现,江苏、山东两省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测度评价值明显高于河南、安徽两省的综合测度指数值且不同的地级市之间综合测度评价值的差异更大。在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较强,而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 然后,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σ收敛性检验方法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进行收敛性判断。结论表明,淮河流域整体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耦合协调度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淮河流域各省份之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差异越来越大,且差距明显,而地级市之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差异变化较小,且未来很可能出现收敛趋势。 最后,本文在利用淮河流域面板数据以及面板模型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对淮河流域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负面的影响效应,其他八个变量对淮河流域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仅有上一年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与农林牧副渔业GDP比重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外,本文在结合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并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淮河流域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面板VAR模型 耦合协调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F327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4
  • 一、选题背景12-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6
  • 一、研究内容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之处16-18
  • 一、研究思路16-17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8-27
  • 第一节 关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18-21
  • 一、国外关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18-19
  • 二、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19-20
  • 三、国内关于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20-21
  • 第二节 关于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21-22
  •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相关研究21
  •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21-22
  • 第三节 关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22-25
  •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要性研究22-23
  •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23-24
  • 三、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24
  • 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24-25
  • 第四节 现有文献研究述评25-27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27-38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27-28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27
  • 二、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27-28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28-29
  • 一、农业的界定28-29
  •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9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29-34
  •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29-30
  • 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30-32
  •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32
  • 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2-34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34-38
  • 一、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34-35
  • 二、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制35-37
  • 三、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意义37-38
  • 第四章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38-59
  • 第一节 淮河流域概况38-40
  • 一、淮河流域的界定38
  • 二、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况38-39
  • 三、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39-40
  • 第二节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40-44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40-41
  • 二、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41-42
  • 三、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42-44
  • 第三节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44-59
  • 一、测度方法的选择44-45
  • 二、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的结果分析45-52
  • 三、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的结果分析52-59
  • 第五章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因果关系分析59-67
  •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59-60
  • 第二节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因果关系实证分析60-67
  • 一、面板VAR模型的稳定性、协整检验60-61
  • 二、面板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取及GMM估计61-62
  • 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62-65
  •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65-67
  • 第六章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67-77
  • 第一节 淮河流域“两化”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67-69
  • 一、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内涵67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67-69
  • 第二节 淮河流域“两化”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69-75
  • 一、数据说明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69
  • 二、淮河流域“两化”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69-75
  • 第三节 淮河流域“两化”协调发展的收敛性分析75-77
  • 一、模型选择75-76
  • 二、收敛性分析76-77
  • 第七章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77-87
  • 第一节 淮河流域“两化”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及研究方法77-82
  • 一、淮河流域“两化”影响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调整77-80
  • 二、研究方法80-82
  • 第二节 淮河流域“两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82-87
  •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82-83
  • 二、面板协整检验83
  • 三、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83-87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87-93
  • 第一节 主要结论87-89
  • 一、淮河流域“两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且时空差异显著87
  • 二、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较弱87-88
  • 三、淮河流域“两化”协调发展程度较低且存在时空差异88
  • 四、淮河流域较低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制约了其“两化”协调发展88-89
  • 第二节 政策建议89-93
  •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释放人才红利89
  • 二、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效率89-90
  • 三、缩小城乡差距,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90-91
  •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镇生态环境91
  • 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91
  • 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91-92
  • 七、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现代化水平92-93
  • 参考文献93-102
  • 致谢102-103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援民,刘金霞;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J];河北学刊;1999年04期

2 顾焕章,王培志;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及其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3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规模—产出关系的分形性质与分维特征——对城市规模—产出幂指数模型的验证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4 王富喜;孙海燕;;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9年06期

5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9期

6 刘永红,郑娅;促进农村市场开拓 推进城镇化步伐[J];经济界;2001年02期

7 郭剑雄;城市化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J];经济问题;2003年11期

8 范晋明;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几个理论支点[J];经济问题;1997年03期

9 胡少维;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1999年05期

10 周文;城市化、城市增长与城市结构的理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887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87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