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劳动效率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量

发布时间:2017-09-20 15: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劳动效率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量


  更多相关文章: Malmquist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率 劳动效率 平均受教育水平


【摘要】:准确地度量变量和正确地选择模型是有效测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采用修正的RD—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并将劳动效率加入劳动投入变量中,分省份和行业两层面重新估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993-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但自2005年起技术效率的潜力得到挖掘,成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又一驱动要素;仅以就业人数度量劳动投入变量将拉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速度,这可能是现有研究认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说明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率 劳动效率 平均受教育水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YJC790402)
【分类号】:F249.2
【正文快照】: 100081)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1]质疑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奇迹,认为通过劳动和资本的大量投入以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快速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福林;;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1979-2010)[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国华;;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2 张玉鹏;王茜;;人力资本构成、生产率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3 华萍;;不同教育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省份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4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5 夏良科;;人力资本与R&D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肖志勇;魏下海;;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昌;;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2 ;人语[J];IT经理世界;2002年Z1期

3 李国璋;谢艳丽;;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J];创新;2010年02期

4 黄忠平;;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J];唯实;2007年02期

5 汪莅轩;;国际贸易地区生产率差异影响研究——基于分省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赵春雨;朱承亮;安树伟;;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分行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7 杨璐嘉;;低碳视角下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基于中国13省2002—2011年数据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阿兰·S布林德,高华;因特网与新经济[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李钟林;洪建生;;延边工业总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小平;陈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剑;蒋萍;;生产率增长测算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理论综述和相关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戴昌钧;;以生产率增长为导向,实现上海经济形态的转型[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王兵;张技辉;张华;;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6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7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超;陈涛;;HPC生产率模型的合成[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10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信;生产率增长带来新问题[N];经济日报;2003年

2 文雪梅;美经济界开始警惕生产率增长放缓[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郎楷淳;IT为美国经济挑担子?[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逢佳;美国生产率表现强劲为联储宽松政策提供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李宁燕;IT投资下降意味什么?[N];中国经营报;2001年

6 记者 袁蓉君;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金融时报;2012年

7 本报华盛顿特约记者 李正信;美国生产率下跌引起总统关注[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哲;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中国贸易报;2012年

9 徐斌;美元走强意味着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8年

10 戴昌钧;上海要主动向更高级经济形态转型[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国珍;结构变动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金剑;生产率增长测算方法的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张充;吉林省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生产率增长[D];浙江大学;2006年

5 程永毅;生产率增长、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斌;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熙;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率变化与要素配置效应[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清江;石化上市企业纯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4 张冬;效率资本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5 陈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伟;工业化与江苏区域农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鸿;在华FDI生产率溢出的省际差异及其门槛效应[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思阳;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錾宇;国内市场一体化、外部经济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龚健健;区域集聚、环境污染及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生产率增长[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8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