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21:01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城镇化,在历史上是新城镇不断产生,同时原有的城镇不断扩大的过程;是一个居住在城镇的居民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的社会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程度;也是人类自其产生以来,自身发展的趋势。其现代意义上的产生,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展将会引来全球的目光。某些观点认为,21世纪将会是中国的世纪,这样说可能稍显空洞。但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就把我国的城镇化看作是在新千年能给世界进程带来变化的大事。人类历史上,城镇化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将在新时期释放更大能量。在十八大上,我党提出五位一体的布局,针对城镇化全面安排部署。这对继续推进“四个全面”,实现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梦,有着非凡意义。在此背景下,河北省顺势而为,为了进一步落实城镇化政策,适时的提出了城镇化实施规划,为进一步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新时期,河北省城镇化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认识到,河北省的发展程度依旧偏低,各个地市的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在经过查阅大量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城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从概念上多角度把握城镇化的要义。其次,对不同学者从各自专业范围,针对城镇化的具体问题的研究概括总结。以此为借鉴,尤其对我国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解析,把握其指导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外学者对该领域指标构建的探索研究,形成一套新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并且,在SPSS工具上再完成一定程度的优化。用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方法,来计算所有指标权重。最终,结合相关数据,完成城镇化的评价。通过对省内11个地级市、山东省、河南省以及全国的数据整理及分析,,同时结合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发展、人口的发展、环境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最后,根据二级指标体系的得分及城镇化水平的总分情况,得出结论。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总体水平不高,各市发展情况不同,体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另外,在所统计的主要指标间,存在发展不协调的特征。这其中,有现实的自然地理因素,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根据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来分析,结合现实情况,找出问题之所在。虽然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但并不是一个经济强省,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可谓任重道远。与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测量指标数据均低于全国水平。同时,跟人口经济大省山东省和河南省相比,差距也很明显。这说明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地区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方面还有艰巨的任务。加快不同地市全面有序发展,结合本地特殊性,扬长避短,打造新增长点。在经济上,继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对于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要严格限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在居民生活和社会进步上,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财政上的支撑,提供更加全面和便利的公共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借助小城镇提升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于石家庄和唐山这两个地区性大城市,应继续扩大城市规模,更好的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方面,除倡导节能减排之外,继续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尤其在乡村地区推广新型清洁能源。总之,要在立足省情的前提下,更积极有针对性的推进我省的城镇化事业。
【关键词】:城镇化 指标 河北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6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12-16
- 1.2.1 研究的意义12-13
- 1.2.2 研究的内容13-14
- 1.2.3 研究的思路14
- 1.2.4 研究的方法14-15
- 1.2.5 可能的创新之处15-16
- 2 研究综述16-25
- 2.1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16-18
- 2.1.1 人口的集中16-17
- 2.1.2 土地的聚集17-18
- 2.1.3 生活方式的转变18
- 2.1.4 经济结构的变化18
- 2.2 关于城镇化的发展18-22
- 2.2.1 有关城镇化水平的研究19
- 2.2.2 有关城镇化的质量研究19-20
- 2.2.3 关于新型城镇化研究20-21
- 2.2.4 关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21-22
- 2.3 关于城镇化评价指标22-25
- 2.3.1 传统的单指标评价22-23
- 2.3.2 复合型评价指标23-24
- 2.3.3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指标24-25
- 3 评价指标的构建25-41
- 3.1 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25
- 3.2 指标选取的原则25-26
- 3.3 城镇化的一般性指标26-27
- 3.4 指标内容的解释27-30
- 3.5 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30-31
- 3.6 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法31-32
- 3.7 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32-37
- 3.8 指标权重的确定37-41
- 3.8.1 层次分析法37-38
- 3.8.2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38-40
- 3.8.3 层次分析法的实证分析40-41
- 4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及结果分析41-46
- 4.1 数据的来源41
- 4.2 数据的处理及测算41-43
- 4.3 评价结果的分析43-46
- 4.3.1 总体分析43
- 4.3.2 分地区、指标分析43-44
- 4.3.3 与全国及山东省、河南省的比较分析44-46
- 5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46-51
- 5.1 充分依照省情,根据地区特点,着重发展经济46-48
- 5.2 借力小城镇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城乡一体化48-49
- 5.3 发挥财政的作用,为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保障49
- 5.4 注重环保,改善生态,建设绿色河北49-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戎,罗清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民为本的表现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2 许成安;论城市的城市化[J];财经科学;2001年05期
3 吴贻永,葛震明;联合国城市指标体系概述与评价[J];城市问题;2001年03期
4 赵春音;城市现代化:从城镇化到城市化[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5 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城市问题;1998年01期
6 吴永生;高珊;杨晨;;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4期
7 刘子玉;;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1期
9 陈阿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张明花;;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8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3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