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时空演变
本文关键词: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时空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联系 综合评价模型 时空演变 滇中城市群
【摘要】:以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交通可达性模型、信息通达性模型为基础构建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综合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
【关键词】: 空间联系 综合评价模型 时空演变 滇中城市群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09CY8031)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自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研究就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作为城市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W.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2 陈园园;李宁;丁四保;;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3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4 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5 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6 刘立平;穆桂松;;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7 刘建朝;高素英;;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2期
8 姜博;修春亮;陈才;;辽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分析与模型阐释[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9 江勇;;基于交通流视角的浙江省县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10 曹子威;罗震东;耿磊;;基于信息流的城市—区域关系比较研究——以马鞍山和芜湖为例[J];经济地理;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关溪媛;;网络城市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3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4 吴国清;;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5 施建刚;裘丽岚;;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6 林明水;谢红彬;;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格局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7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8 刘波;成长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联系及物流要素流量空间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9 甄峰;;评《世界城市网络:一个全球层面的城市分析》[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1期
10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郝晋珉;周宁;王丽敏;郭德吉;;黄淮海平原村庄空间结构优化—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蔡迪花;王润元;郭铌;张小文;;民勤县春小麦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贺晓冬;;城市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5 李勇;李磊;赵猛;;基于GIS的青岛市可达性分析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环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6 李庆霞;袁泽礼;;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农家乐需求分析——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8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黄顺魁;;基于城市流的城市群协调发展演进[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传清;周晨晨;;增长极的数量化分析——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学史视角的考察[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天悦;试论交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助推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徐向玲;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梁夏瑜;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州城市功能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郭立磊;基于DMSP/OLS影像数据的我国城市化过程空间差异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许计平;基于空间适宜性分析的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花;郭怀成;张宏伟;;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及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6年03期
2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3 李光勤;张明举;刘衍桥;;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4期
4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5 朱华友;蒋自然;;基于城市流的浙中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其政策响应[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6 李王鸣;江勇;柴舟跃;;基于企业物流联系的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特征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域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7 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1年08期
8 陶松龄,甄富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演化与上海大都市增长[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9 程大林,李侃桢,张京祥;都市圈内部联系与圈层地域界定——南京都市圈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10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江;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洪妍;;城市群战略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01期
3 尹洪妍;;城市群战略对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广场;2008年02期
4 张攀;徐长乐;;城市群整合与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5 姚鑫;;中原城市群各市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6期
6 张敏;;城市群的功能、结构及发展动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4期
7 徐文林;;提升长春城市群竞争力[J];新长征;2009年06期
8 秋千;;双核城市群之国际样本[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6期
9 陈群元;宋玉祥;喻定权;;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10 谢伟艺;;紧凑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群协调规划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增;耿明斋;覃成林;;第八章 城乡统筹与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3 刘爱香;朱玉周;程家合;;不利天气对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宫媛;师武军;郑向阳;张丽梅;;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调途径探讨——北美城市群经验及对环渤海城市群的启示[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贡生;;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发展战略构想[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静;彭,
本文编号:939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3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