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摘要】:在GIS及ENVI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将2003、2006、2009及2013年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指标对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减小,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增大,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较多,且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快速城市化将导致农用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及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城市空间初期蔓延阶段、城市空间加速扩张阶段和城市空间急速膨胀阶段。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化 关系 长沙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16)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ZK3126) 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F301.24;F299.2
【正文快照】: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原因之一[1],已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热点[2]。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产业结构演变等人文驱动因素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2 鲁春阳;杨庆媛;文枫;;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0年04期
3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张鹏飞;;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4 臧淑英;王凌云;那晓东;;基于经济驱动因子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区域差异分析——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5 贺振;赵文亮;贺俊平;;郑州市城市扩张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6 周忠学;任志远;;陕北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7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8期
8 潘竟虎;苏有才;黄永生;刘晓;;近30年玉门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J];地理研究;2012年09期
9 渠爱雪;仇方道;;徐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程与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1期
10 杨依天;郑度;张雪芹;刘羽;;1980-2010年和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耦合及其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芬明;朱玉碧;郑财贵;;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2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3 宋成舜;翟文侠;汤进华;杨旺舟;董捷;;洞庭湖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湖南南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4 王彦丽;李忠峰;;基于RS与GIS支持下的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5 陈志;胡勇;刘成武;;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6 邓祥征;战金艳;苏红波;姜群鸥;迟百余;;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7 代冬梅;吴国平;司惠超;;基于DEM的浏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8 高爽;殷红;郭范顺;李建东;郭瑞;王国骄;孙备;燕雪飞;;界面理论与生态脆弱带的生态安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林国添;成弈;王长林;聂跃平;;基于RS和GIS的大运河沿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10 刘锬;袁开国;全斌;;湘潭市城市化空间格局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祥征;战金艳;苏红波;姜群鸥;;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曹银贵;王静;程烨;郝银;许宁;;土地变化科学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英;李世平;;杨凌示范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肖志坤;姜良美;全斌;;“两型社会”建设下的长沙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诗苑;陈松林;;泉州市县域建设用地变化人文驱动机制差异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6 陈松林;刘诗苑;;海湾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厦门市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军;刘高焕;傅新;;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8 张远景;龙冬冬;马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张其成;;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思考[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郭斌;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地景观动态及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刚;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方炫;黄土高原乡级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与生态功能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9 纪春;高尔夫球场建设对旅游地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素军;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福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杨光;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曹洪亮;东江源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时空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伟;资兴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游小敏;资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洪瑜;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虹;城步县土地利用变化及趋势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路路;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伍贤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魏兴华;;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侯鹏程;;经济快速增长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3 李江,郭庆胜;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4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5 田波;周云轩;郑宗生;刘志国;李贵东;张杰;;面向对象的河口滩涂冲淤变化遥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6 鲁春阳;杨庆媛;文枫;龙拥军;;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7 陈荣;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4期
8 张韬;徐当会;王辉;王刚;;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格局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J];草业科学;2007年04期
9 袁丽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10 李相然,,孙纲廷;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梅昀;邓胜华;;基于通径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之坦;龙如银;;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平;湖南省常德市洞庭湖洪涝灾害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玉兰;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效益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2 阎建忠,张镱锂,刘林山,沈振西,刘燕华,郑度;高原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兰州至格尔木段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3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4 陈勇;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5 李忠锋,王一谋,马安青;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6 张勃,张华,张凯;河西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土壤;2003年04期
7 张永民,赵士洞;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8 赵杰,赵士洞;参与性评估法在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以科尔沁沙地尧勒甸子村为例[J];资源科学;2003年05期
9 于兴修,高华中;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10 丁凤,陈文惠;1988~200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J];福建地理;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莉;王冀;喻宇;王英行;曲白;;再思土地利用的相容性——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模式的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杜存恭;;对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3 李仁东;随晓丽;;洞庭湖区近1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蔡运龙;李军;;如何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健飞;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林爱文;黄仁涛;;土地利用稳定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唐明健;杝志挊;;高山\鯹加纞宼熬硥廟冎紏
本文编号:961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6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