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要素替代——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要素替代——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随机前沿模型 要素替代
【摘要】:运用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20个玉米主产省(区)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问题。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玉米生产几乎没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有所提高,而且地区差异明显;防灾减灾、水利灌溉、耕地规模扩大和经营机制创新对效率提高具有正向作用。劳动力、机械、化肥对玉米单产的作用均为正值,但产出弹性的变动趋势不同,劳动力、化肥的产出弹性有降低趋势,机械的产出弹性趋升。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种子对化肥的替代弹性表现不理想,且变动频繁。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随机前沿模型 要素替代
【分类号】:S513;F326.11;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十年来,中国玉米生产出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玉米产量由2003年的1.16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2.06亿吨。十年间增长了77.51%,显著高于同期的稻谷(27.13%)和小麦(39.93%)的增长率。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水稻,2012年产量也超过了水稻,成为中国第一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季q;杨军;;玉米科技进步及其对玉米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需影响[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欢;王全忠;周宏;;中国玉米生产布局的变迁分析[J];经济地理;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季q,李宁辉;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预测模型——CAPSiM[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黄季q;杨军;仇焕广;;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曦;杨江帆;;中国精制茶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J];茶叶科学;2011年02期
2 张本飞;;教育投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洪银;;我国农业劳动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年06期
4 廖耀先;技术效率与粮食增长问题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1993年01期
5 苏宝财;;茶农生产性投资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安溪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0年04期
6 刘威;张培兰;马恒运;;我国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分类数据和随机距离函数[J];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7 孙致陆;肖海峰;;农牧户羊毛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蒙古、新疆等5省份农牧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2期
8 孙致陆;肖海峰;;基于Multi-Stage DEA模型的中国细羊毛生产技术效率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4期
9 李伟;;生物与环境因素对农户奶牛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J];养殖技术顾问;2013年12期
10 李安;李朝晖;;农民创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南4县257名创业农民的调查[J];南方农村;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聂锐;;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吴敬学;史君卿;;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实证研究[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郑义;徐康宁;;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与环境绩效 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5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7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朱承亮;岳宏志;;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1985~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炳炎;蔡锋伟;;技术效率差异实证分析及其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民;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黄颖川;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 广东中小企业分羹1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延兵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米增渝;协同创新VS模仿:谁更有效率[N];经济日报;2012年
4 张军;中国经济跨越“效率台阶”[N];文汇报;2004年
5 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源自哪里[N];北京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陈映璇;通用汽车欲赢者通吃 中国车商紧急寻求技术突围[N];财经时报;2005年
8 ;国际医疗保险制度效果比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9 全国政协常委 翟泰丰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院长 张幼文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多种经济成分各展所长[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彭兴庭;从“消费主义”手中拯救能源[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逄红梅;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史君卿;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许海东;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杜文杰;中国农业改革、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变化分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涂正革;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敬;创业孵化器技术效率的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强;岔口小流域耕地破碎化现状及其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周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金玲;FDI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4 李晓清;国际贸易、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朱波;我国饮料业技术效率和效率损失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6 朱兆芬;我国塑料生产企业技术效率测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宇石;中国保险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侯圣勇;我国计算机企业技术效率的中美比较及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9 吕金超;我国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地区差异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范嘉璐;闽浙赣林农技术效率变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4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6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