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
本文关键词:城市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积累 专用性人力资本 城市融入决定 得分倾向值匹配
【摘要】:本研究运用得分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人力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小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但是在大城市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且,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具有显著正影响。在运用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测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后,本文运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QTEs),分析了不同城市融入程度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融入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城市融入意愿不足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会显著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决定,而且在大城市这种影响要高于在中小城市。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后,如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中小城市,采取多方人力资本投入机制,增强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积累 专用性人力资本 城市融入决定 得分倾向值匹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203146;71273179;71373163和71273177) 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WJQ2014016) 首届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编号:2014055)的资助
【分类号】:F299.2;F32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建设,其核心在于实现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一直以来,户籍及与之相关的福利分配制度被认为是阻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任远等,2006)。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放开中小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2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3 周密;张广胜;黄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1期
4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5 辜胜阻;郑超;曹誉波;;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人口研究;2014年04期
6 杨云彦;褚清华;;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流动、能力形成和社会融合[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剑朝;王磊玲;;农户融资绩效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秦建群;秦建国;吕忠伟;;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9期
3 赖晓飞;邹滨;;农民工城市融入最新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4 董章琳;张鹏;;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1032名农民工的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5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陈成文;廖文;;回顾与展望:制度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进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吴祁;陈正锋;;农民工的主动与被动社会参与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刘建娥;;从欧盟社会融入政策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9 梁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的研究——基于城市融入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10 田红星;;职业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对策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元伟;;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之研究——来自上海公办初中学校的经验证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祁毓;;政府微观激励、农户意愿与农业保险发展——基于湖北、云南、河南等省的问卷数据[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李萌萌;;“打工子弟城市学习与探索”项目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5 黎智辉;;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城市正式移民“半城市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沈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7 尚瑾;;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困境研究——以“温江村”砍手党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8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汪徽;王承慧;;南京大型保障性住区南湾营社会实效评价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10 田明;;地方化因素对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兼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城市差异[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李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刘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松涛;试论基层政府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军;不同居住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娴;来沪人员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宗一;困境与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晶晶;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舒宁;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城市更新的社会绩效评价[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9 孔令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群体满意度的差异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浩池;转型期零工的社会融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平;彭建强;闫震;;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2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严善平;;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5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6 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7 杨云彦;徐映梅;胡静;黄瑞芹;;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基于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8 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9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10 叶静怡;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J];生意通;2010年04期
2 张铁军;孟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东方;2010年02期
3 孙瑞灼;;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4 杨箴立;;浅论“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人文综合素质的培训[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5期
5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05期
6 张远秀;孔利;;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看民工荒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7 张立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途径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8 李茜;;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自身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9 刘哲;刘静;;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7期
10 吴兴国;丁国峰;;意识、方式、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影响因子——基于农民工主体的视角[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颜敏丹;“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观接近大学生[N];台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田新元;“新生代农民工”心在哪里安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用制度建设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进城[N];东方早报;2010年
4 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省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树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N];河南日报;2010年
5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城市化取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海涛 王腾飞 李丽颖;让新生代农民工跨越城乡鸿沟[N];农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保障与身份认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财经评论员 刘伟;“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政策视野[N];深圳商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系副主任 高帆;当“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务工主体[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何宗渝 黄深钢 雷敏;新生代农民工也给中国带来新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柳延恒;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霞;新生代农民工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肖亚鑫;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连圣;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协调压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田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及融入路径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7 牟增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耿昕;社会排斥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时艳敏;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敏;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缺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5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9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