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用视角下的风险对冲效率
本文关键词:期望效用视角下的风险对冲效率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对冲 期望效用 风险态度 在险价值 条件在险价值
【摘要】:与传统文献将风险下降比率作为风险对冲效率指标不同,本文引入期望效用理论来比较最小方差对冲策略、最小在险价值(VaR)对冲策略和最小条件在险价值(CVaR)对冲策略的对冲效率,从而将人们的风险态度同对冲策略选择联系起来,以实现不同风险态度的投资者选择不同风险对冲策略的目的。借用风险中性效用函数、二次效用函数和CARA效用函数,本文严格证明:在这三种对冲策略中,最小方差对冲策略过于保守,最小VaR对冲策略最为激进,风险厌恶程度大的投资者偏好最小方差对冲策略,风险中性投资者和风险厌恶程度小的投资者更偏好最小VaR对冲策略,最小CVaR对冲策略介于二者之间。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风险对冲 期望效用 风险态度 在险价值 条件在险价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31008;71371199;715020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224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A030313629)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5Q20)
【分类号】:F224;F830.9
【正文快照】: 1引言金融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学研究和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根据研究框架的不同,当前的风险对冲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基于风险最小化模型的研究和基于效用最大化模型的研究。基于风险最小化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寻找各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海涛;;一种管理创新期望效用曲线模型的创建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02期
2 汪凤桂;彭镇;;供应链视角的农业龙头企业食品安全行为期望效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30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问卷调查[J];南方农村;2013年01期
3 杨焕云;注册会计师不尽职行为的期望效用分析[J];审计月刊;2005年07期
4 杨新章,赵勇,岳超源;多先验期望效用决策者的打赌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5 卢本捷;单个证券的比较──期望效用与随机占优[J];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6 王丙参;魏艳华;宋立新;;带交易费及工资的终端资产和消费期望效用最优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7 子云;腐败行为的纯经济学解析[J];特区与港澳经济;1997年05期
8 张建军;李海峰;周青;汪霞;;浅析民营企业的员工边际期望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2009年10期
9 杨继平;王中魁;;基于期望效用-熵风险度量的决策者风险态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中魁;杨继平;张力健;;改进的期望效用-熵模型在沪市股票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晨昱;机制设计:为不同经济体制破解博弈迷径[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FN记者 姜欣欣;中国的经济现实与银行业的责任[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鑫;马氏调节过程在保险与金融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邢敏;广义期望效用双矩阵博弈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彭玉争;模糊收益情形下的期望效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肖子娟;不确定环境下投资组合期望效用—风险模型[D];湖北大学;2013年
4 王莉;基于多先验期望效用的决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唐瑜;基于能力和偏好信息不对称的锦标机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孟祥美;考虑保险公司利益的最优保险问题[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颖;整体实施永久经理期权模型的若干问题[D];苏州大学;2013年
8 蔡微;几类连续时间风险模型的比例再保险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4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09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