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径依赖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路径依赖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路径依赖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 敏感性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了首笔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信用衍生品因其产品设计的独特性、条款设计的宽松性以及套期保值等特点,充分活跃了全球金融市场,促进了市场的发展。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的发展,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已经十分成熟,国外学者对其产品设计、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及定价理论的研究也已经十分完善。而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很晚,近年来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才弥补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但备受期望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不尽人意,我国学者对产品的定价研究也较为稀少,且研究方法较为简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基于直观性较强的路径依赖模型,构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模型。首先对信用衍生品的概念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概念界定做出了详细描述,探讨了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后介绍了路径依赖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违约概率模型,同时考虑债券违约时的市场价值评估违约损失,进而构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价模型;然后通过选取市场数据,对建立的定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实证结果和凭证创设价格;最后对定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不同参数的设置对定价结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利用路径依赖模型得到了外生违约概率模型,并结合市场真实数据将其运用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违约概率计算中,同时综合考虑违约发生时债券市场价值的变动,将违约损失与违约支付时债券价值联系起来,利用公司财务信息得到违约损失,从而建立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模型。
【关键词】:路径依赖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 敏感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问题的提出8-12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1.3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存在的问题10-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3 论文的内容、创新点和框架结构17-19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17
- 1.3.2 论文的创新点17-18
- 1.3.3 论文的框架结构18-19
- 2 理论基础19-26
- 2.1 信用风险概述19-20
- 2.2 信用衍生品概述20-22
- 2.2.1 信用衍生品的定义20
- 2.2.2 信用衍生品的分类20-21
- 2.2.3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21-22
- 2.3 信用风险缓释有关概念的界定22-24
- 2.3.1 广义概念22-23
- 2.3.2 狭义概念23-24
- 2.4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特点24-26
- 3 基于路径依赖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模型的构建26-34
- 3.1 违约时间强度模型26-27
- 3.2 违约概率模型27-28
- 3.3 违约损失模型28-30
- 3.4 定价模型30-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4 实证研究34-43
- 4.1 数据来源34
- 4.2 参数设计与获取34-36
- 4.3 实证分析36-41
- 4.3.1 资产波动率的计算36-37
- 4.3.2 违约损失的计算37-39
- 4.3.3 违约概率的计算39-40
- 4.3.4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的计算40-41
- 4.4 定价结果分析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5 影响定价的参数敏感性分析43-50
- 5.1 无风险利率的敏感性43-45
- 5.2 违约损失率的敏感性45-46
- 5.3 合约期限的敏感性46-47
- 5.4 其他参数的敏感性47-49
- 5.5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实,王健,丁文桓;我国城市路外停车场收费定价研究[J];企业经济;2001年04期
2 张海涛,唐元虎;知识产品的定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9期
3 徐晔;信息产品的定价研究[J];中国物价;2004年09期
4 李晓津,邓戬,徐开翔,郭红,王彬;民航航线资源费定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5 吕凡;余玉苗;;审计定价研究的国际进展[J];财务与会计;2008年17期
6 宋平平;孙皓;;公共产品定价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2009年15期
7 陈向阳;;不良资产处置定价研究[J];现代金融;2006年01期
8 桂河清;;基于住房可支付性的限价房定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9 ;《学费定价研究》一书出版[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10 李仕明,杨鸿谟,唐小我;科技成果定价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华清;李朋林;梁巧转;;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定价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游桂云;韩思颖;刘铮;;我国银行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娟;孔庆波;;基于观众赛事消费心理的门票定价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苗敬毅;赵国浩;;基于LSMC模型的煤炭资源价值定价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邱登;刘信群;魏强;徐红旗;陈雪峰;全洁敏;;2004-2005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利率定价研究与实践[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新湖期货 张海东;分级基金中内涵期权的定价研究[N];期货日报;2014年
2 叶陈刚 常洪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审计定价研究成为热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鹏程;我国股市异质期望与资产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任艳珍;信用衍生工具定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徐晓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胡方;基于公司治理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定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曲道钢;B2C模式下供应链协调与产品定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庞环鹏;中国市场可转债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杨景仰;中国可转债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梦姣;我国商业银行利率挂钩型理财产品设计与定价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唐志锋;指数型分级基金定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梦雪;海尔集团债券定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4 凌s,
本文编号:1115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11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