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关于我国IPO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7-11-16 21:09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IPO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及对策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IPO 定价 抑价 建议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创业创新需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IPO的成功发行及其发行体制的改革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IPO发行体制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调整,在保障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IPO高市盈率、IPO高定价、高募集资金及IPO抑价等等,影响着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有序流动,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IPO定价、抑价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的发行方式、定价制度的历史演变,其次,以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通过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发行情况,重点关注其IPO高定价和高抑价现象,实证分析影响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高定价,高抑价的因素;提出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解决我国IPO相关问题的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的成功,将提供融资途径和更大的成长空间给即将上市的公司,尤其是那些中小微型公司。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需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资金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敏;杨桄;;我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高抑价率主导力量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05期

2 田光宁;电力上市公司IPO抑价模型与询价机制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黄勇,陶建平;上市公司IPO抑价问题实证分析[J];求索;2005年03期

4 詹欣;叶可;陈伟忠;;配股权对询价效率影响的博弈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迅雷,孙建平;A股市场增发抑价的度量、成因和信号传递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6 李金波;姜清文;;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24期

7 焦军普;丁冬;赵一薇;;媒体关注视角下衡量上市公司IPO抑价程度的理论探讨[J];企业经济;2013年04期

8 张俭;张玲红;;承销商:声誉为重还是利益为重?——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证据[J];江汉学术;2014年03期

9 谢朝斌,孙庆,黄凌;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10 周述琴;;中国二元股权结构的增发抑价回归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郁玉环;;2003—200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剑乔;黄德春;李蒙;;基于定价机制的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及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余湄;乔琰;路倩;;高层管理团队与我国IPO抑价问题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海燕;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报告认为多种因素影响IPO抑价率[N];证券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莫菲;高抑价率折射三大矛盾 四项建议推动理性回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邹健;完全市场化是IPO的最终出路[N];证券时报;2004年

4 刘潇;工行引领中国股市理性回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杨兴云;IPO究竟该如何定价?[N];经济观察报;2004年

6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张宗新博士;强化市场约束 引导IPO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7 九鼎德盛 肖玉航;IPO抑价率将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姜楠;引导IPO高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日报;2006年

9 张宗新;关于IPO抑价率水平的再认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张宗新;完善发行市场化机制 推动IPO抑价率水平理性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兵;新股发行上市抑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唐勇;发售机制、信息偏倚与IPO抑价[D];浙江大学;2009年

4 熊维勤;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范汉熙;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何剑;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赵威;订单驱动市场中基于流动性风险的IPO抑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邹斌;政府窗口指导、询价制与IPO抑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婷;我国询价制下IPO价格形成与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杜俊涛;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抑价与长期弱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云帆;关联交易对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率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张晓敏;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IP0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翠娇;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林;第四轮新股发行改革对中小板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罗成骏;信息不对称角度下我国资本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石s,

本文编号:119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19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