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独立董事提名、终极控制权与盈余管理

发布时间:2017-12-30 10:29

  本文关键词:独立董事提名、终极控制权与盈余管理 出处:《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独立董事提名 终极控制权 盈余管理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呈现出同西方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的股权结构。2001年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这一规定明确了独立董事提名人的主体和选举方式,但却并没有将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考虑在内。这促使我们思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现象是否会对独立董事的提名产生影响?由谁提名是否是独立董事不“独立”的根源?终极控制权是否影响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本文将独立董事提名的类型细化到三类,即被董事会提名、控股股东提名和其他股东提名(其中,监事会提名因样本未超过10个,因此没有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手工收集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6—2015年独立董事提名的数据,本文在终极控制权的视角下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由不同主体提名的独立董事所发挥的监督效果,并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来对该效果加以衡量。研究发现:(1)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独立董事提名,本文发现与其他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公司相比,由控股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2)在对终极控制权与独立董事被提名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后发现,与终极控制权较小的公司相比,在终极控制权较大的公司中,由董事会提名独立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3)在对两权分离度与独立董事被提名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后发现,与两权分离度较小的公司相比,在两权分离度较大的公司中,由控股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从实证经验的层面验证了终极控制权对独立董事提名后果的影响。本文从新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下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这一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以及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并且为如何提高我国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5;F832.51;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光国;郭睿;;CFO内部董事有助于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能吗?[J];会计研究;2015年11期

2 姜付秀;石贝贝;李行天;;“诚信”的企业诚信吗?——基于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5年08期

3 杨有红;黄志雄;;独立董事履职状况和客观环境研究[J];会计研究;2015年04期

4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5 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7期

6 胡奕明;唐松莲;;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7 赵德武;曾力;谭莉川;;独立董事监督力与盈余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年09期

8 王震;彭敬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10 谷祺;邓德强;路倩;;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35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35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