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IPO中承销网络及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4 03:29

  本文关键词:IPO中承销网络及其作用研究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承销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IPO过会 抑价 市场表现


【摘要】:证券市场制度由行政干预向市场化发展推进,承销机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承销网络指联合承销网络,是承销机构之间为了信息、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而进行联合承销形成的关系网络。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联合承销网络结构,以及承销网络主体中心性在上市企业IPO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了 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申请上市与成功上市的共1660起IPO事件作为研究样本,涉及94家承销机构担任主承销商、联合承销商或副主承销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定量分析各年度承销网络结构特征,实证分析承销网络中心性在企业IPO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我国承销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化特征,整体密度较低,结构松散,且各年度网络密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承销机构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与IPO过会与否无关,但在承销机构低声誉前提下,两者显著负相关。(3)承销机构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与IPO首日抑价显著正相关。且承销机构低声誉前提下,网络中心性作用更强;高声誉前提下,网络中心性作用减弱。同时,承销网络中心性与IPO抑价关系受上市板块与股改政策变动影响,该结论在中小板上市企业中成立,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不成立;在2005年至2012年股改政策变动前成立,在2014年和2015年股改政策变动后不成立。(4)承销机构度数中心度与IPO后超额收益显著负相关,中介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与IPO后超额收益不相关。但在承销机构低声誉前提下,网络中心性与IPO后超额收益显著负相关,且作用更强。
[Abstract]:The system of securities market by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status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network refers to the joint underwriting underwriting underwriting agencies in order to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risk of network joint underwriting form.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China's joint underwriting and underwriting network structure, the network subject center i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IPO.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5 i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listing and the successful listing of a total of 1660 IPO events as research samples, involving 94 underwriting agencies as the lead underwriter, syndicate or vice underwriters.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each year the underwriting network structure using UCINET software, quantitative, empirical analysis of effect of underwriting the network center in IPO. The study found that: (1) in China The underwriting network presents obviouscore - edge features, the overall low density, loose structure, and each year the network density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2) degrees center underwriters, centrality and eigenvector centrality and IPO will not, but in the low reputation of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under the premise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3) degrees center underwriters, centrality and eigenvector centrality and IPO underpricing is positively related. And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low reputation, network centrality stronger; reput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weakening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underwriting the network center and IP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pricing by the listing plate and the reform policy chan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lusion in the small board listed companies, was not listed on the gem enterprises; set up in 2005 to 2012 in 2014 before the reform policy changes,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2015 After the change of policy is not established. (4)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degree center and IPO excess return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centrality, eigenvector centrality and IPO excess return is not relevant. But in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low reputation, and IPO network center after the excess return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effect is stronger.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继勇;美国股市又见IPO热[J];知识经济;2002年03期

2 徐马陵;;关注银行IPO转制[J];每周电脑报;2005年10期

3 宋本强;;我国近年税收变化原因之新探——我国IPO与税收正相关的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01期

4 蔡恩泽;;律师 在IPO中以量取胜[J];新财经;2011年09期

5 钱程程;余雨桢;;IPO财务审查缘何掀起风暴[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1期

6 翁健英;;发审委律师联系影响了IPO市场份额与法律收费吗?[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7 黄顺武;昌望;胡贵平;;高校背景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IPO表现吗[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郇丽;;IPO新政:穿“绿鞋”走新路?[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6期

9 ;银行IPO解决之道[J];科技智囊;2005年06期

10 李琳;姜海玲;;国外新股发售方式对我国IPO询价机制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孝华;张小成;杨秀苔;;IPO询价过程中的模糊优化定价方法[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戴新民;费静;;创业板IPO募资投向变更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3 金晓斌;吴淑琨;陈代云;;投资银行声誉、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4 郝玉贵;危宝云;;审计师声誉对IPO折价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善民;陈旭;;创业板IPO偏低定价、公司治理与发行特征——基于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张剑;;询价制度下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IPO网下申购报价的特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蕾;IPO方案突变 太保年底上市A股先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张友邋实习记者 刘振盛;珠海国利淡出 重庆国投剑指IPO[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记者 刘相华;红墙新材谋划A股IPO 两实力创投入股“护航”[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胡俞越 曹颖;IPO是传统期货公司的发展良途[N];期货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况玉清;平安证券成为问题IPO工厂[N];北京商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唐福勇;IPO财务核查应制度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凌天亮;成为IPO晴雨表是中国股市的悲哀[N];重庆商报;2013年

8 皮海洲;IPO制度不完善是股市下跌元凶[N];经济参考报;2013年

9 张炜;IPO改革先应刹住新股变脸风[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吴珊;美国市场迎IPO高潮 众新股齐受追捧[N];证券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自愿;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朱晖;基于创业板的风险投资IPO市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媛;创业板IPO超募融资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尤洪;我国风险投资创业板IPO退出机制的立法完善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傅煜;承销商声誉、分析师预测与IPO超募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商得棋;小米公司风险投资IPO退出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张佳雯;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我国创业板IPO效应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王文岩;投行声誉对IPO财务专项自查公司撤单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王弘艳;创业板IPO时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孙艳艳;我国创业板IPO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高艳红;承销商声誉与创业板IPO企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0 王鹏;申科股份IPO效应分析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7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37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