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风险传染效应研究——来自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 企业集团 风险传染 传染路径 风险管理 出处:《会计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间的风险传染效应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同一企业集团控股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风险是否传染、如何传染以及风险管控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上市公司风险增加时,次年集团成员上市公司风险会上升,而且无论是财务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均存在传染效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集团内关联交易、担保、债务是集团内公司风险传染的重要路径。最后借助集团管控的数据分析显示,集团金字塔结构导致的两权分离、高管兼任会加剧风险传染,上市公司风险治理如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的财务或法律背景、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缓解风险传染。本文的研究为集团风险传染机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和重要经验证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risk contagion among the companies within the enterprise group,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whether the risk is contagious, how to infect the risk among the different listed companies controlled by the same enterprise group in China, and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When the risk of a listed company in a group increases, the risk of listed company will increase in the following year, and the financial risk and market risk will have contagion effect. Debt is an important route to corporate risk contagion within the group. Finally, with the help of a data analysis of the group'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t is shown that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powers caused by the pyramid structure of the group, and the simultaneous appointment of executives, will exacerbate the risk contagion. Listed company risk governance such as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 board member's financial or legal background,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risk contag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important empirical evidence for group risk contagion mechanism and risk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62019;71462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2YJA630092)的资助
【分类号】: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何建敏;余德建;;不同趋势下沪铜场内外风险传染实证——基于整体传染与时变传染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2 赵胜民;谢晓闻;方意;;中国在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角色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时期的样本分析[J];财经论丛;2013年05期
3 陈庭强;何建敏;;基于复杂网络的信用风险传染模型研究[J];软科学;2014年02期
4 贺根庆;;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J];征信;2014年07期
5 吴宝;李正卫;池仁勇;;社会资本、融资结网与企业间风险传染——浙江案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1年03期
6 陈春蓉;;中国房地产行业与金融行业的风险传染实证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7 尹群耀;陈庭强;何建敏;吴亚丽;;基于滤子理论的信用风险传染模型[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8 张英奎;马茜;姚水洪;;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系统风险传染与防范[J];统计与决策;2013年10期
9 邓晶;张加发;李红刚;;基于信贷网络的经济波动和风险传染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王倩;T.Hartmannwendels;;信用违约风险传染建模[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金融学博士 程实;风险传染引发美国经济恶性循环之忧[N];证券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洋;“非法集资”频发 银行严防风险传染[N];金融时报;2014年
3 鲍仁;银监会:严控外部风险传染[N];期货日报;2012年
4 朱文彬;银监会重兵布控银行业外部风险传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史进峰;信用违约、表外、外部风险传染 银监会锁定三大监管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6 本报记者 钟辉 实习记者 陈琳;48.65万亿“表外”逼近“表内” 监管警示风险传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7 经济视点报记者 吴春波;谨防地产行业风险传染社区银行业[N];经济视点报;2014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防范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传染[N];证券时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唐皎;银监会:警惕资产风险传染银行系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丽;企业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机理与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扬;企业集团信用风险传染与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隋新;基于多重信贷网络的银企间风险传染与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李永奎;基于复杂网络的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延迟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万阳松;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机制与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松恭;商业银行保证组合信用风险传染与缓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彭;证券市场第三产业板块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靳飞;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和投资转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学帅;资产价格联动性及风险传染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喻冬冬;知识共享对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杰汀;基于复杂网络的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建模与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罗佳;担保链风险传染运行机理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张凡;银行网络视角下的风险传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廖凯亮;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传染的特征及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汪媛;我国银行间系统性风险传染及风险防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邱宁;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张岩;我国离岸外汇市场与境内外汇市场收益率波动间的风险传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林丽;信用违约风险在地区之间传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3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53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