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董事多重兼任对创业企业IPO绩效的影响——从提供合法性到缓解资源依赖

发布时间:2018-03-01 05:26

  本文关键词: 董事多重兼任 发行抑价 企业绩效 创业板 出处:《经济管理》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创业型IPO企业缺乏被认可的合法性和发展所需的资源,而IPO企业董事会中普遍存在的董事多重兼任作为董事会声誉和能力的标志,能为企业提供合法性的背书并缓解资源依赖。本文通过实证考察不同类型的董事兼任对创业板IPO企业发行抑价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对董事兼任的"信号价值"和"实质价值"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发现,外来的独立董事所具有的多重兼任成为IPO企业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信号,无论其在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兼任都有助于降低发行抑价,而内部董事的兼任没有此作用。董事的多重兼任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的资源和帮助,无论独立董事还是内部董事的兼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上市后的财务绩效,但这种价值仅限于有较高可利用性的在非上市公司的董事兼任。所以,不同类型的董事兼任具有不同的资本和价值,董事兼任的微观特点会影响"董事兼任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有效性。企业在不同情境下对董事会资本的不同需求,使得对董事兼任的认知评价(信号价值)与其实际作用(实质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IPO市场更看重兼任背后的社会声誉,而董事因兼任积累的实务能力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更加重要。
[Abstract]:The entrepreneurial IPO enterprises lack the approved legitimacy and the resources needed 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 the multiple reappointment of directors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IPO enterprises is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the reputation and abil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ors on the underpricing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IPO enterprises. The "signal value" and "substantial value" of the director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ple reappointmen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from out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ignal of the legitimacy of IPO enterprises. The co-appointment of both listed and non-listed companies helps to reduce the underpricing of the issue, but the co-appointment of internal directors has no such effect. The multiple co-appointment of directors can bring substantial resources and help to the enterprise. The concurrent appointment of both independent and internal directors help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n enterprise after listing, but this value is limited to the highly available directors of a non-listed company.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ors have different capital and value. The microcos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current directors will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version of "director concurrent capital" into enterprise capital.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eviati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evaluation (signal value) and the actual function (real value) of the director's concurrent appointment. The IPO marke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reputation behind the concurrent appointment. The practical ability accumulated by directors is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制度视角下高管团队企业合法性行动网络及与组织学习能力关系研究”(71272136)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首批)
【分类号】:F271;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敏;杨桄;;我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高抑价率主导力量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05期

2 田光宁;电力上市公司IPO抑价模型与询价机制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黄勇,陶建平;上市公司IPO抑价问题实证分析[J];求索;2005年03期

4 詹欣;叶可;陈伟忠;;配股权对询价效率影响的博弈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迅雷,孙建平;A股市场增发抑价的度量、成因和信号传递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6 李金波;姜清文;;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24期

7 焦军普;丁冬;赵一薇;;媒体关注视角下衡量上市公司IPO抑价程度的理论探讨[J];企业经济;2013年04期

8 张俭;张玲红;;承销商:声誉为重还是利益为重?——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证据[J];江汉学术;2014年03期

9 谢朝斌,孙庆,黄凌;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10 周述琴;;中国二元股权结构的增发抑价回归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郁玉环;;2003—200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剑乔;黄德春;李蒙;;基于定价机制的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及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余湄;乔琰;路倩;;高层管理团队与我国IPO抑价问题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屠海燕;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报告认为多种因素影响IPO抑价率[N];证券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莫菲;高抑价率折射三大矛盾 四项建议推动理性回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邹健;完全市场化是IPO的最终出路[N];证券时报;2004年

4 刘潇;工行引领中国股市理性回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杨兴云;IPO究竟该如何定价?[N];经济观察报;2004年

6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张宗新博士;强化市场约束 引导IPO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7 九鼎德盛 肖玉航;IPO抑价率将理性回归[N];证券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姜楠;引导IPO高抑价率理性回归[N];证券日报;2006年

9 张宗新;关于IPO抑价率水平的再认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张宗新;完善发行市场化机制 推动IPO抑价率水平理性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水兵;新股发行上市抑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唐勇;发售机制、信息偏倚与IPO抑价[D];浙江大学;2009年

4 熊维勤;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范汉熙;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何剑;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赵威;订单驱动市场中基于流动性风险的IPO抑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邹斌;政府窗口指导、询价制与IPO抑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婷;我国询价制下IPO价格形成与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杜俊涛;我国证券市场新股抑价与长期弱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云帆;关联交易对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率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张晓敏;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IP0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翠娇;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林;第四轮新股发行改革对中小板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罗成骏;信息不对称角度下我国资本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石s,

本文编号:1550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550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