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4 00:13

  本文选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 + 融资约束 ; 参考:《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资本市场中,信息传递对企业做出经济决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信息不对称和不准确是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准确的情况下,企业产生非效率的投资也是不可避免的。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就会越好;也有学者表明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比较高,,就有利于投资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内部控制缺陷就是指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这五大要素存在不足和问题。如果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说明内部控制质量有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比较低,这就有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因此,本文基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探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表现,从而引导上市公司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近几年的具体情况,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投资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我国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及其在是否受到融资约束前提下的投资效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处于投资不足的占多数;(2)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在是否受到融资约束前提下对我国的投资效率有一定影响;(3)我国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中,内部控制不充分和内部控制审计不完善占比例比较大;然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公司投资效率的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再次说明了描述性统计的准确性;我们发现:(1)融资约束与投资行为本身就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受融资约束的公司,会趋向于投资不足,不受融资约束的公司,会趋向于投资过度;(2)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影响了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这也看出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滞后性给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所带来的影响;(3)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和特定缺陷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In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economic decision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naccura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apital market. In the cas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naccuracy, it is inevitable for enterprises to produce inefficient invest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oreign scholar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better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some scholars show that i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s relatively high, it is helpful for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rs to make corr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 defect of internal control refers to the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l supervision. If the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are disclosed,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low, which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investors and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investment efficienc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inefficient investment behavior, so as to guide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make corr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nd investment theor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7 to 2012 as samples. This paper makes a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their investment efficiency under the premise of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constrained by financ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are in the majority of the underinvested companies (2)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premise of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restricted by financing. The proportion of inadequate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s relatively large. Then,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disclose the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and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ies. Again, the accuracy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s explained; we find that: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is quite obvious. Companies subject to financing constraints tend to be underinvested and not subject to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This also shows that the lag of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ects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3)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defects of internal control on investment behavior.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F27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华;企业内部控制缺欠及完善对策[J];辽宁财税;2003年06期

2 杨艳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辽宁财税;2003年07期

3 黄启明,金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及方法[J];辽宁财税;2003年08期

4 蔡韧;内部控制制度是降低财务风险的一个良策[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梁竹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浅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郭方成;关于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煤炭科技;2003年02期

7 李晓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现金内部控制原则[J];农村财务会计;2003年08期

9 郭艳萍;论企业内部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1期

10 阎义方;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石桥;徐国强;;论融入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控制设计[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延军;;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宇立;王浩;;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三十年[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海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设想[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路瑶;曹迎春;;浅析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波;;内部控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协调[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兰琼;潘琰;;内部控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探讨[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孝林;赵小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源头在古代[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有红;;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和互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王莹瑞;朱卫东;;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信息化[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现代内部控制丛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陶功浩;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N];证券日报;2004年

3 刘燕 李宗芳;试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N];财会信报;2005年

4 张锦秀;多角度关注内部控制[N];财会信报;2005年

5 王先杰;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N];财会信报;2005年

6 王宏;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N];财会信报;2005年

7 朱凤杰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赵继文 张 蕾;靠内部控制制度堵住黑洞[N];中国企业报;2002年

9 徐卫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0 封宇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刻不容缓[N];中国石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敏;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吴益兵;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宏;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继军;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旺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车桂娟;基于政府审计视角的政府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夏;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杨湘青;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任秋芳;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彭君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谭国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雍凤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季秋红;论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8 夏友福;遏制医药商业贿赂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赵玲;内部控制架构及要素重要性: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10 吴岚;会计信息及时性与内部控制成效关系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79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