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产生、影响及进展—基于文献的思考
[Abstract]: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developing financial market environment. Interest rate, as a signal of capital price, its decision-making power is not only controlled artificially, but also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hina has continuously reformed its economy and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in the interest rate, a two-track mechanism from the original interest rate control to the co-existence of control and marketization. Up to now,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has achieved greater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classifying and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作者单位】: 齐鲁工业大学;
【基金】:全国统计科研项目(2014LY045)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金融专项(13CJR01)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计划(J15WG30) 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2015SDJR32)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素仙;;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2 许崇正;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瑾璐,张小霞;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及改革思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伟明,张永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3 周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顺序[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4 刘丽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孔丽娜;郑新;;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6 万荃;年志远;孙彬;;制度质量有效性与稳定性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7 丁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年01期
8 吴炳辉;何建敏;;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J];财经科学;2014年03期
9 陈莉花;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周科;利率市场化: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J];经济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赵伟军;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及其动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王定祥;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龚澄;中国商业银行全面资本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朱培金;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韩松;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婧;我国基准利率shibor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伟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蔚;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贾冬梅;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与风险规避[D];厦门大学;2002年
5 缪旭晖;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约束与安全模式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燕;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黄敢;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王艳;利率原理和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官秀黎;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江春;刘春华;;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理论、经验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2 贺学会;利率市场化: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支点[J];金融研究;1999年11期
3 程建胜;实际利率不高,不宜再降[J];金融研究;1999年06期
4 许崇正;金融自由理论的否定之否定[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立勤;试论我国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J];广东经济;2001年02期
2 王新和;金建立企业综合信用评定制度 有效银行风险的意义及建议[J];新疆金融;2002年07期
3 ;从源头上防范银行风险和案件的发生[J];南方金融;2005年05期
4 胡清秀;银行风险及其防治研究[J];价值工程;2005年11期
5 周慧虹;;短视会酿就银行风险[J];金融经济;2006年23期
6 崔丽英;沈玉志;崔丽群;;网上银行风险[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7 王爱芹;吴玄;;防范银行风险的会计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陈一平;;银行风险内控防范和整治[J];财经界;2010年03期
9 姚远;;从文化视角透视银行风险[J];中国金融;2010年12期
10 王淑萍;;浅谈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时代金融;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谭仓礼;;防范和处置银行风险问题办法之浅见[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2 崔勤之;;企业信用与银行风险[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3 黎宇霞;;论金融创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创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 殷华;警惕偶尔发生的“银行风险”[N];工人日报;201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江浙银行风险的真实一面[N];证券时报;2014年
3 谢露瑶;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漏洞及防范[N];中国改革报;2012年
4 叶檀;银行风险露冰山一角[N];解放日报;2014年
5 朱荣 杜希江;网络银行风险该如何控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阜宁农发行 刘迅;充分认识会计管理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作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7 广发期货 许江山;限制银行风险交易的《沃尔克规则》[N];期货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乔加伟;“6月流动性事件”发酵 地方监管出台专项指标防范中小银行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邹至庄;美国媒体对中国银行风险的报道没有根据[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10 张宏(作者系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蓝田问题暴露银行风险[N];财经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福荣;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周路;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一菲;网络银行风险法律防范与化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冬;资本监管、内部治理与银行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徐栋;中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收入结构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易传忠;转型期银行风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林菲菲;我国村镇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6 林颖;网上银行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廖彬宏;银行风险与市场化程度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康金伟;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红超;我国网上银行风险及有效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宋野;黑龙江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36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23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