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02:17
【摘要】:为了全面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的行为动机,本文将掏空与支持两种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发生频繁、数额大,而且往往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失败或利益输送关系甚密,一直是市场监管、规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而成为我国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对关联交易和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接着进行了我国上市公司和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统计分析,探讨了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途径;然后以我国147家制造业的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择控股股东占款程度这一指标表示掏空或支持行为,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共线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一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关联交易现象,特别是制造业,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为商品购销、提供担保、提供和接受劳务、资金往来和租赁。二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源于国有企业的历史原因和弱法律保护环境,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也可能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的主要实施途径。三是控股股东大多通过非经营性活动支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想实施掏空行为大多通过经营性活动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四是在研究控股股东行为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中,发现控股股东支持行为对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作用,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会显著降低公司的业绩。五是当控股股东为非国有企业控股时要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对公司资源进行掏空。 虽然关联交易有着合法的交易形式,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中往往存在控股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本文建议采取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中介监督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化政府监管等措施,有效遏制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发生,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公司治理与掏空[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2 罗党论;唐清泉;;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年04期

3 李豫湘;庞刚;;市场化进程、超额控制与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20期

4 郑永生;张磊;;上市公司资本运营过程及价值分析——基于飞天系的案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2期

5 李婉丽;郭天文;;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07年05期

6 邓明然;李清;;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成因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7 韩忠雪;周婷婷;;控股股东为何偏爱企业集团——以鸿仪系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8 李小荣;孙月忠;;上市公司“掏空”问题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9 罗春华;;大股东持股、掏空行为与审计费用[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10 李苹苹;;关于现金股利代理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艳芳;文旷宇;;控制权安排、掏空与长期并购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元月;纪建悦;计雷;;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类优化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基于大股东控制度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韩晓舟;李庆双;;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与盈余质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宋力;牛利云;;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股股东约束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韩忠雪;;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公司多元化折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宋力;秦诗音;;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俞红海;徐龙炳;;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露;兰光科技清欠 大股东借战略投资者“过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刘昆明;S商社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冻结[N];证券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朱宗文;ST南方重组无疾而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龙昊;控股股东不得变相转让控制权[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王璐;我国将启动清欠责任追究制[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向东;*ST博盈“带病”股改应该缓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厚峻;海南海药(000566) 突破欲望强烈[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于米;再融资不会太远证监会征求意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杨伟中;永生数据股改方案体现治本思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勇;制度效应与控股股东支持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际陆;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李永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许新霞;新兴委托代理下的侵占与治理[D];武汉大学;2007年

5 李文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马骁;控股股东侵害行为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庄健;并购中层级结构设置对收购方终极控股股东融资能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林;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支持[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健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徐朝阳;控股股东经营属性与掏空偏好[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庆玲;不同改制模式下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马珍珍;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支撑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6 庞刚;治理环境、所有权安排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廖杰;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荣胜;控股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陈幼海;债务融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刘佳玲;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8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18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