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党委参与公司治理、产权性质与避税行为

发布时间:2020-04-10 12:40
【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领导权力和执政权力都属于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运营与管理,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作为第三种政治干预的手段也被纳入现代企业治理的框架内,党委会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为企业发展“把关定向”的模式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组织架构的重要特色,在我国“党政合一”的治理体制下,党委会通过与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从内部监督、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避税行为的研究是税收理论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决策的相关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等。现有研究关于企业避税行为为影响因素的讨论更多是从公司基本特征、行业因素、外部监督机制、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背景特征等角度出发。具体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而言,所有权结构、内部控制、资本结构、财务杠杆的影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对于国家提出的“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政策要求,还未有研究涉及。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政治干预理论等,假设并实证检验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会影响企业的避税行为,即党委会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参与公司治理,基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决策体现党委属性、减少代理问题、获取政治晋升以及特殊的内嵌于治理结构等原因会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本文研究发现:(1)在A股上市公司样本中,党委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2)央企党委参与公司治理不能抑制企业避税行为,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避税行为;(3)相较于地方国企,非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好;(4)三种参与方式的结果存在差异,即党委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参与治理能显著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但通过管理层治理的方式却不明显,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政治晋升预期较低、管理层私利行为导致党委参与管理层的治理效应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5)外部法律环境对党委参与公司有调节作用。在法律环境监督作用的影响下,党委会与董事会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会抑制其激进的避税行为,这可能是因为法律环境的治理效应提高,使得上市公司党委会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以及其被查处之后的声誉担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1;F832.51;F275;D26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宸;张文娟;吕英;;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对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9年04期

2 吕炜;陈海宇;;腐败对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审计研究;2017年01期

3 余鹏峰;;避税行为构成理论的反思与改造——从“儿童投资主基金案”说起[J];经济法论坛;2018年02期

4 段霄;;企业社会责任与避税行为的实证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10期

5 胡盛昌;干胜道;李万福;;机构异质、地缘优势与公司避税[J];金融学季刊;2016年04期

6 贺韩明;;试论避税行为的法律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7 王志永;;关联企业避税行为浅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8 胡刚旭,方兆本;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避税行为模型[J];价值工程;2004年08期

9 沈卫中;避税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法律评价[J];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沈卫中;避税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法律评价[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嘉明;陈琴;;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所得税逃避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金锡焕;赵银姬;;韩国企业所得税立法与判例的最近动向[A];财税法论丛(第12卷)[C];2012年

3 张敬晖;;浅议关联企业与税收征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景韬;;外资企业避税问题研究[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阳;日学者抨击美企恶意避税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张静;中国将与全球共同打击逃避税行为[N];中国贸易报;2013年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吉黎;转移支付影响避税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王恺 通讯员 胡亚纬;首例滥用协定避税行为被阻止[N];安徽日报;2011年

5 陈建;瑞士退出银行保密“剑指”跨境逃税[N];经济日报;2014年

6 张光荣;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积极作用[N];中国税务报;2002年

7 高洪艳;税收保卫战难解欧美燃眉之急[N];中国贸易报;2012年

8 雷霆;《40号公告》:股权划转新政或导致新的避税行为[N];财会信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相忠 通讯员 孙显程 徐冰 张国杰;威海国税严查转让定价避税行为[N];中国税务报;2011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许伟;美国财富税收入估算的理论与现实差异[N];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天敏;管理者与企业避税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沈肇章;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谭伟;中国企业避税治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苏扬;基于客体转移视角的国际避税及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佳立;党委参与公司治理、产权性质与避税行为[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2 高景宇;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陈锦沫;上市企业女性高管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王倩;股权集中度、避税行为与企业价值[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5 赵洋;企业避税行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6 侯春丽;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7 秦媛;通货膨胀背景下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8 宫子超;高管的身份认同与企业税收规避[D];山东大学;2019年

9 靳舒涵;避税行为的法律规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10 屈周翔;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对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2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22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